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章
级发了金银首饰,反正低等的都是银镀金的一对钗环。

    一等丫鬟和仆妇是一对金嵌红宝石凤钗,金镶玉童子持荷耳坠

    如意这种二等丫鬟,是一对喜上梅梢的金钗,金葫芦耳坠。

    三等丫鬟以及以下的仆妇都是银镀金的喜上梅梢银钗,银镀金柿子耳环。

    每个人头上都是黄哄哄的,富贵喜庆。

    王嬷嬷叮嘱颐园的女人们:“这衣服首饰要保存好,过年的时候统一穿戴,等到二月大小姐出嫁,也是穿戴这一套,若是弄丢了首饰,自己出钱买去!官中不会再补发了。”

    年嘛,每年都过,大小姐出嫁才是这两个月最重要的事情,何况嫁过去就是定国公夫人,一场盛大的婚礼,张家不惜血本都要给大小姐把面子做足了,因而今年发的首饰最贵重。

    如意把衣服钗环都放进衣柜里收好,去大厨房吃晚饭的时候,有婆子来说,“如意姑娘,等你吃完了,去暖房一趟,严嬷嬷有事找你商量。”

    如意应下,吃了饭,走去大厨房后面的一排房舍,暖房她以前来过,三年前帚儿疗伤时,就在这里住过几天。

    这里有地炕和火墙,屋顶还是透光的琉璃瓦,白天黑夜都是暖的,种植着黄瓜、韭菜、青菜等等,下面还有地窖,种着韭黄。

    马上要过年了,这些矜贵的蔬菜比肉贵多了,要小心伺候,老祖宗住在颐园,因而这三年东西两府的年夜饭都在颐园吃,每年大厨房都严阵以待,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大厨房总管严嬷嬷每天早中晚三次都要来暖棚查看一遍蔬菜的生长情况。

    严嬷嬷是厨娘出身,从烧火丫鬟做起,一步步爬上来的,今年其实才四十岁出头,和芙蓉一样年龄,只是年轻时常年在灶下劳作,烟熏火燎的,显得有些老态。

    如意说道:“嬷嬷找我啊。”

    严嬷嬷半蹲着,用尺子量着竹菜架上吊着的小黄瓜,看着长势,说道:“今天来禄家的跟我说,你娘做的锅塌豆腐好吃,今年年夜饭的豆腐菜,就要你娘来颐园大厨房做出来,你娘做的豆腐到底有多么好吃?让来禄家的和王嬷嬷都念念不忘?”

    来禄家的就是腊梅。腊梅其实没有吃过如意娘做的锅塌豆腐,她只是是听姨妈王嬷嬷的话,要如意娘来做年夜饭的豆腐菜。

    上一卷书说过,颐园任何一笔账目,都需要从东府官中支出来,当然也包括大厨房。

    王嬷嬷要抬举如意娘,就一句话的事情。

    如意忙道:“豆腐就是豆腐,谁做不出来花来,就是图个新鲜吧。我娘也就过年做这一次豆腐菜,给主子们换换口味,给严嬷嬷分忧。”

    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厨房的大厨娘们人人都有绝活,是很难挤进来的,但是如意娘若有机会得了老祖宗的赏,以后做大席就更有名气了。

    如意当然希望亲娘能够干更少的活,赚更多的钱啊!

    丈量了黄瓜,严嬷嬷又走去另一茬菜地,蹲下去看韭菜,掐了一节绿韭菜,闻了闻味道,说道:

    “虽然是来禄家的吩咐,我要听从,但年夜饭每一盘菜都是从我的大厨房送过去的,我要负责,时间紧迫,今天都二十六了,明天就让你娘来大厨房,现做出锅塌豆腐,给我尝尝,我觉得可以了,这事就能定下来。”

    如意说道:“好,我这就要看门小厮去传嬷嬷的话,要我娘今晚就把豆子泡上,明天一早就来大厨房做豆腐——严嬷嬷,您这里有石磨吧?”

    严嬷嬷很惊讶,问道:“难道你娘做锅塌豆腐,从自己做豆腐开始?”

    如意说道:“是的,连用的水都是玉泉山的泉水呢。”

    严嬷嬷笑了,“哟,你娘的秘方就这么说出来了,不怕我偷师学了去,把你娘一脚踢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吉祥如意简介 >吉祥如意目录 > 第4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