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6章
足一载,也就是快一载了。”公孙珣恍然而叹。“你是在我出兵征伐关中的时候自请外放的,对否?”

    “正是!”赵平依旧低头恭谨而言。“不瞒君侯,当日朝中混乱,我曾求教于清河族叔,而正是按照清河族叔的吩咐,自请出镇边关……这样既是避祸,也是为国效力……孰料,这一走洛中天翻地覆,云中周围也是大乱。后来听到君侯与清河族叔在常山会盟,便立即动身准备赶去相从。不料,匈奴作乱愈发严重,竟然隔绝了大河东侧的交通,因此下吏费了好大力气才走到此处。不过,天幸君侯出兵神速,居然在此相逢。”

    话里面值得吐槽的事情太多,公孙珣一时半会居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我能否问赵太守一件事情。”就在这时,娄圭倒是好奇向前,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子伯先生请问。”赵平依旧不起身,居然就在地上直接转向了娄子伯。

    “你说匈奴作乱隔绝大河东侧交通,那你又是如何从云中来到平城的呢?”娄圭正色相询。

    公孙珣闻言也是脸色一黑。

    “不瞒子伯先生。”赵平瞥了一眼公孙珣,便赶紧解释。“我得到檄文后,是向西到五原,然后南下两渡黄河,走武州再北上至此……换言之,我是从西面匈奴王庭眼皮子底下,绕过定襄来到雁门的。”言至此处,见到娄子伯依旧神色狐疑,赵平不免复又正色补充道。“子伯先生不要疑虑,我此番是随身携带着云中太守官印,还带着家眷儿女,沿途行径多有人知晓,一问便知,做不得假。”

    “非是疑你,只是我实在不懂,赵太守为何如此不避辛苦,非要去常山会盟呢?”娄圭也是无语。“还带着家眷?你难道不知道,此番必然是赶不及的吗?而且既然匈奴作乱,你居然敢从西河匈奴王庭那边偷偷绕道……如此危险,这、这又是何必呢?”

    “子伯先生啊!”大概是想到了此番行程的艰难,赵平闻言居然一时涕泪交加,当场哭泣了出来。“我何尝愿意如此辛苦,如此冒险?你不知道,我在黄河南边一度被困,靠吃野生秋葵为济,但如今天下乱成这个样子,我若不能寻得君侯,又如何能真的寻一个安稳之所?”

    此言一出,城前不少人倒是微微动容。

    而言至此处,赵平也干脆跪地朝着身前众人拱手继续言道:“今日城前多有赵国故人,诸位可知道,我这八九年间,自赵王郎中令而起,出入朝中,九卿、郡守多有履任,但细细想来,过得最安稳的日子竟然是与诸位一起在赵国那段时候……在洛中,人人视我等为仇眦;而到了地方,却是盗匪、异族、灾异,连续不断;更有甚者,此番洛中出事以后,地方豪族、郡中属吏居然也都不再妥当……所谓人人如虎狼,个个怀异心……我当日在赵国有妻妾八九人,子女十余个,可数年间,或病疫而死,或逢盗匪、兵乱而亡,已然不足半数,如今哪里还敢冒险将他们留在虎狼窝中?非是我赵平无耻迎合蓟侯,而是依我看来,如今这天下,正要君侯这种人出来收拾局面才对!所以便不顾一切,引家眷来投君侯!还望君侯看在下吏昔日赵国尚有些许微功的情面上,稍作收纳!此番不求功业,只求家人平安。”

    说到最后一句,赵平却已经是对着公孙珣再度连连叩首,啜泣恳求了。

    “起来吧!”见到对方如此情状,公孙珣一声叹气,心中万般嘲讽之语到底是化为乌有,也到底是没有询问对方为何不直接去昌平寻自己妻子赵芸,反而在城门前候着自己。“与子伯好生讲一讲匈奴在晋地为乱之事,然后便留在军中做个向导吧……妻妾儿女,不妨送到昌平安置。”

    赵平大喜过望,破涕为笑。

    ……

    “赵平者,赵皇后族兄也,少无德行,多任诞事,以事赵忠登显位,疏后及太祖。时人不齿。及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覆汉简介 >覆汉目录 > 第1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