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0章
    总之,这一路走来,地方上配合之默契,真的就如同朝廷的卫将军在朝廷治下行军一般从容。

    如此顺利,肯定是有深层原因的,但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心归属,实际上,第二日晚上,公孙珣在霸陵的时候,方才有所醒悟——那就是董仲颖这个人,乃是武夫出身,他过于看重兵马,却又过于忽视官僚体系,以至于他手下的官僚体系只能借助于中枢的体制与权威才能维持运行!

    换言之,这些人之所以服从董卓,只是因为朝廷控制在董卓手里,再加上武力胁迫罢了,所有的地方官,没有一个是直接向他效忠的!

    这个发现于眼下而言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也足够让公孙珣心中暗自警醒。

    其二,说来有些可笑,但却是事实,那就是公孙珣和他的部队行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些……纯骑兵部队,沿着渭水大道疾驰,沿途没有任何军事阻碍,如果不是必要甚至不会入城,便是信使也大概就是这个速度了。

    所以,部队行进到哪里,哪里就都是一脸愕然之色,所有人都对公孙珣的到来惊疑不定,而惊疑之下,没有任何人敢轻举妄动,偏偏公孙珣除了必要的饮食、休整外根本就不停,根本就不给这些人动心思的机会。

    最后,更有意思的是,随着公孙珣的快速深入,这种配合与惊愕的程度似乎也在双双不断加深中。

    “你看的清楚?”长安城中,有人飞速往在家闲居的御史中丞皇甫嵩处汇报,而坐在院中读书的后者却是难以置信,以至于其人手中书卷直接跌落在地。“果然是白马旗?”

    “果然是白马旗!”来人叩首以对,乃是皇甫嵩亲子皇甫坚寿。

    “约有多少人马?”

    “七八千人,全是骑兵!”皇甫坚寿赶紧言道。

    “你亲自看过了?”坐在院中树下的皇甫义真一边追问一边还是有些恍惚的感觉。“前方有潼关、蒲津,两三万人足以守十余万众,怎么可能让卫将军的兵马突至长安城下?而且若论兵力,反而是董卓兵马更盛才对,其人布置也无什么差错……”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真的就到了!”跪在地上的皇甫坚寿焦急言道。“驻守宣平门的军吏是咱们家的故吏,他让人汇报给我后,我亲自上城楼去看的,做不得假……大人,动手吧!”

    “先不急!”皇甫嵩一边摇头,一边俯身用微微发颤的双手捡起了地上的《封神演义》。“我且问你……城墙上的部队是如何反应的?”

    “自然是关上城门,严密防守!”皇甫坚寿当即作答。“但依我看,城头上人心惶惶,多有不安,只要咱们发力,夺得一个城门,那长安城便可轻易易手!之前董卓屡次辱我们皇甫氏之恨,也能就此了结了!”

    “不是这么算的。”皇甫嵩攥着手中的《封神演义》摇头不止。“董卓尚在,其部大军也没理由忽然全无,此事必然有古怪,若是咱们赌错了,那依照董卓的作风,一个不好就要满门遭厄。而且再说了,长安这里势力驳杂,经过数番清洗之后,更是人人相疑,猝然动手,难免生乱……”

    “那……”

    “人心惶惶之下,首先应该保全天子和公卿才对。”皇甫嵩仰头望着上方树荫叹道。“我这就去见王司徒,请他以领尚书事的身份,下令抽调一部分兵马,到宫中防卫天子,然后再召集公卿议事。”

    皇甫坚寿刚要再劝,却又忽然醒悟,然后心悦诚服:“父亲大人这才是老成谋国之道。”

    “若非是力量不足,我如何愿意打这种小聪明?”皇甫嵩摇头不止。“我也想提万骑、持白马旗,自辽西横行至关中千万里……但如今悔之晚矣。”

    皇甫坚寿也是无奈。

    就这样,皇甫义真扔下自己的《封神演义》,匆忙换上正经衣服,便带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覆汉简介 >覆汉目录 > 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