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1章
我将来何以服天下人?”

    王允再度沉默片刻,声音不免低沉下来:“卫将军一定要问清楚吗?”

    “我没有资格过问此事吗?”公孙珣好奇反问,然后扬声相对。“天子年幼,正该有人代持朝政,辅佐大局。但如今大将军何进身死,骠骑将军董重身死,车骑将军何苗身死,太傅袁隗身死,就连相国董卓如今都死了,大司马刘虞尚在河东未至……那正如当日我不来讨董谁来讨,王公,请问今日我不问此事,谁来问?袁本初吗,其人何在?”

    熏风阵阵,宫阙巍然,司徒王允无言以对,阙下的文武百官也都无话可说。

    其实,这正是这些人另一个巨大的软肋,面对着公孙珣的十万大军和讨董功绩,还有如今中枢附近其人一家独大的事实,他们唯一的依仗便是中枢权威和政治传统了。但是,且不提之前董卓将中枢权威毁的一干二净,即便是按照所谓汉室的政治传统,公孙珣此时居然也是天下军政大权的正统所在。

    须知道,这位卫将军,早在五年前便已经是卫将军了。

    想问他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倒不如问一问为什么那些排在他身前的人全都死了?这些人,可不全是他公孙珣杀的吧?

    “说吧,按时间顺序一件件说!”眼见着王允再无可避,公孙珣一边扶刀四顾嗤笑,一边朝下方一名下属招手示意。“王象上前来,就在这未央宫东阙前持纸笔细录,以便昭告天下!”

    王象闻言不敢怠慢,赶紧从自己坐骑身上取来纸笔墨囊,然后在两名武士的协助下直接来到阙上一处凸起石台之上,准备直接笔录。

    王允眼见着避无可避,只能先勉力颔首低头,然后复又直身以对:“若卫将军一意如此,我也只能是实情以对了,反正这些事情天下人无一不知,强做遮掩,只能让人笑话!”

    “说来。”

    “董卓第一件大罪,在于无诏引兵入洛。”

    “说的好!”第一个罪名出口后,公孙珣便勃然作色。“身为边将、州牧,不去奉诏履任地方,反而引兵私入洛阳,罪无可赦……然此事同谋者何人,谁在洛中招之?”

    王允面色铁青,但其人到底是天性刚烈,做不来当面扯谎的事情,便扬声以对:“此事虽有模糊之处,但应该是前司隶校尉袁绍进言,大将军何进私召,或许先太傅袁隗亦知。”

    “何、袁两氏贼子何在?”公孙珣忽然拔刀指向台下公卿,厉声呵斥。“做下如此事端,难道还想自称清白吗?滚出来,与我立到左面三出阙之下!”

    阙者,是宫殿前象征着权威的建筑,最高等级的便是三出阙,而三出阙分为两扇,一左一右,夹着中间直对宫门的大道,显得极为巍峨高大……故此,这两个建筑又被称为象魏。

    后世有言,代汉者当涂高也,而三出阙,或者说是象魏,大概就是路边最高的建筑了,故此有以魏代汉之说。

    不过,且不提这些荒谬之事,回到眼前,公孙珣厉声喝问,然后当然无人出列。

    “卫将军。”王允长呼一口气,微微颤声言道。“何氏兄弟,还有袁太傅、袁太仆叔侄俱已满门被诛,而袁绍、袁术俱已逃出洛阳,如今正在关东……想责何袁两家罪过的话,恐怕很难。”

    “原来如此。”公孙珣恍然大悟,持刀之手也微微下按,复又收回到鞘中。“人死如灯灭,功罪俱成灰,引兵入洛这个罪名,该担责的要么身死,要么后来起兵反正,便不用计较了……王公继续说,董卓还有什么大罪?”

    “其次,在于擅行废立。”王允面无表情,沉声相对。“先少帝,为先灵帝嫡长子,履任大宝,天下皆服,而其尚未成年亲政,并无大过,董卓却引甲兵上朝,逼迫天子退位,故……”

    “故罪无可赦!”公孙珣一声长叹。“做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覆汉简介 >覆汉目录 > 第1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