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2章
,没有越雷池半步的结果。

    不过,就是在这时,公孙珣也已经南下到了聊城……其人其实早就猜到曹孟德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也知道自己确实是力尽了,而且吕范请他南下也有针对曹操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听到对方进军如此之速,更兼在河畔听闻颍川荀彧为曹孟德三顾请出家门,随军进入兖州,主持兖州庶务,却是终于为之色变,然后不由加速南下,直接往济南而来,准备快刀斩乱麻,处置掉这边的几件麻烦事。

    四月廿九日,公孙珣到达济南,在城北大营轻松夺走朱灵兵权。

    五月初二,来不及接见曹操的使者夏侯渊、毛阶二人,其人便亲自出城东迎三十里,去接主动来访的当世经学大儒、自己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师叔郑玄。

    五月初五,公孙珣携子在济南国历城城外历水陂进行端午仲夏沐浴去疾之事,并分发药材,兼做祭祀,以慰劳全军。

    傍晚,尽发缴获,大赏三军,并借历水陂清凉之气举行宴会,招待有功之臣,曹操使节、名儒郑玄,以及降将、降士多有列坐。

    ……

    “朱灵与太史慈并发辽东兵三万出渤海,至东莱,转蓼城,逢太祖北巡,留长史吕范行卫将军府事。每有令发,慈以旧事,皆从之,然灵以右将军、卫将军并重,受节不受命,范多困之……至夏日,绍死,青州悉平,太祖至济南,午后单骑携仁皇帝入辽东营,不见诸将,直至将台擂鼓呼诸军士至台前,军中以灵抗命兼战事无功,多悚然。太祖立台上,以手指仁皇帝曰:‘今日无事,方携自家小子至此,闻诸乡人在,不敢不示也。’营中军士皆欢呼跪服,称万岁不止,辽东兵遂尽归太祖。”——《新燕书》·卷六十·列传第十

    第二十一章

    须知饮啄繇天命

    历水陂后世唤做大明湖,又因历城后世为济南主城所在,所以颇为知名,而此时却只是因为历城筑城为引护城河顺势所成的一片水利工程,算不上什么名气……唯独济南自春秋战国算起,便是东方繁华所在,军民密集之余端午仲夏之日难得一片好水,而卫将军公孙珣借地设宴,倒是让此地早上千年就载入史册。

    另一边,闻得公孙珣于历水陂祭祀端午,并设宴招待郑玄与曹操来使,顺便慰问功臣,而自己等人也将列坐其中,被软禁了两三月之久的袁氏旧臣们却是终于长呼了一口气,甚至隐隐有些弹冠相庆的感觉……说到底,郑玄的面子在这年月到底是好使的,黄巾军也好、土匪也罢,见到他都绕着走,何况是确实有师承关系的公孙珣呢?这位卫将军再出身边鄙,也不能当着老师的面杀学生吧?

    而老头都六十五了,又是公认的天下儒宗,若非是担心自家传承一朝在历城断绝个七七八八,又何至于自掉身价,专门动身来见公孙珣呢?

    要知道,之前袁绍拿下青州后可是亲自去高密延请过其人的,他都只是出面应付了一下,便继续窝在乡中教学了。

    故此,也就难怪这些人如释重负……郑氏门生既然得脱,其余人最少也会稍得轻纵吧?更有甚者,既然公孙珣这个能做主的亲自到了,那表现好了,现场任用也是说不定的。

    白日的端午祭祀仪式他们是没资格参加的,但多少是发了菖蒲,允许入湖水更衣沐浴的,而等到傍晚时分,趁着一年日头最长的时候,众人纷纷开宴之后,这些人才找到了一些往日间谈笑风生的感觉……出乎意料,他们的位置虽然属于侧边位置,却竟然离公孙珣不是很远,所以不免高谈阔论,以求注意。

    然而,公孙珣带着两个童子,与郑玄并坐于高台上,左右文武济济,前后冠冕如云,身旁更是一代儒宗,却只是说些节日中该说的闲话,细细听来,都是什么多少年前弹汗山谁中了谁谁谁一箭,什么谁谁谁在数日前大局已定后便受印挂金单骑而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覆汉简介 >覆汉目录 > 第1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