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8章
识,入学邺大。梁公邺大毕业后在御史台一蹲就是数十年,任谁也想不到,在新帝登基后竟然一跃成为了靖安台正使,堂堂阁臣相公。(然而被太皇太后提携而庸碌多年之人,如今被新帝骤然拔至高位,多少有些尴尬吧。)

    不过这也好,王焯暗自想道。毕竟一个从没接触过正经实务,尤其是靖安台事务,而且立场暧昧尴尬的正使,是更加容易摆布的(更不易动摇王副使的权力)。

    想到此处,王焯重新调整了表情,一副优雅迷人的笑容被换到脸上——既有世族子弟的风度翩翩,又不失邺大饱学之士的文质彬彬,还有着能臣干吏的精明干练。随后,他翩步走到靖安台署门前,静候新任主官驾到。

    新出炉的靖安台正使寒门公梁大相公,意气风发地坐到了靖安台衙署堂中主座上。而靖安副使王焯恭敬地立于堂中听候指示。

    梁大相公开口道:“王副使久历本台,经验丰富。本阁初至,诸事还需王副使尽力相助。如此方能不负太皇太后与陛下所托。”

    “诺,相公!焯之本务正是尽力辅佐相公,相公。”

    “相公,相公?”梁嘉一愣,随即恍然,一笑道:“王副使不需如此拘谨。”

    “诺,相公。”

    “……”

    “哦,对了。本阁在御史台时,曾经调研靖安台人员分布……”

    “啊,相公无论何处任职,都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此乃人尽皆知之事。孤陋寡闻如在下,也是略知一二。”

    被打断的梁嘉张了张口,心道,靖安台副使竟然也自称孤陋寡闻吗?但王焯并没有停下来,只得继续听下去。

    “如焯未曾记错,相公乃是先帝二十年上奏疏,言靖安台诸吏集于京中、内地过甚。”

    “王副使竟然记得如此清楚?!可是当时本阁的奏疏不是被淹了吗?”

    “禀相公,靖安台有权阅览所有公文,固然对任何提及本台事宜都有所留意。”

    “原来如此,那么想必不用本阁复再多言了。本阁既受太皇太后与陛下信任,当务必厉行革新,精兵简政,杜绝本台积累多年的四种不良作风!”

    “革新弊政,正是大燕朝野上下共同目标,本台所有吏员,必然全力支持朝廷与相公的改革政策!”王焯立直身体,向北一拱手义正言辞地说道,而后又问,“只是相公,此事与您此前的奏疏又有何关系呢?”

    “什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在下所言的意思……就是在下所言的意思!”

    “……好吧,本阁就直说了!靖安台司职刺探情报,人员却过于集中在京师、汝颖、南阳、河内,而且明显编制臃肿,人浮于事。这是腐败!”

    “啊!相公,您竟然也知道靖安台的司职是刺探情报。这实在让我喜出望外。”

    “哈??”

    “敢问相公,您可知为何您的奏疏会被淹掉吗?”

    “为何?还不是你们这些人在阻挠?”梁相公有些生气了。

    “哎呀!如此就太冤枉我们这些卑微的朝廷小吏了。您需要知道,刺探情报是十分危险的工作。无论是志才公、奉孝公还是徐侯,他们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本台一切事宜都是朝廷最高机密。您的奏疏若被明发,少不得有居心叵测——我不是说您——的有心之人从中寻到可能会对本台工作造成危险的只言片语。即便没有这些只言片语,也许也会因此引起对本台工作人员不利的联想。但无论如何本台工作的安全性无法寄希望于他人的疏忽。”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些事是机密,所以为了保密,就淹掉了我的奏疏?”

    “相公明鉴!”

    “可是!靖安台的编制预算,这个在户部一查就能查到啊!这算什么机密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覆汉简介 >覆汉目录 > 第1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