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普通百姓极其贫困。
曹操先与袁绍打了一场,又68遭遇刘盈袭击,虽然主力尚存,但粮草已经快要告罄。
在这种时候,为曹操提供大部分粮草的豫州百姓困苦不堪,纷纷响应刘盈的军队。
袁绍高68傲,这些响应的百姓没能起到用处,最后乌巢一把大火就断送了他的霸业;刘盈和68他背后的作业小组智囊团,有充分的揭竿起义的经验,早就制定出详尽的计划。
冀州有黑山军张燕,豫州有五斗米教张鲁和68张修。
此番决战也如68刘邦当年倾力出击一样,留守后方的只有文臣,所有能派出的将领都派了出去。
与袁绍和68曹操担忧后方被68偷袭不同,只要刘盈派出去的将领没被68击溃,刘盈的大本营就不会遇到危险。
唯一的变数,便是南匈奴和68羌人。
在益州、关中悄无声68息那两年,休养生息的事所有臣子都能做,刘盈主要负责的就是安抚羌人、南匈奴和68鲜卑。
羌人最好说话。百年羌乱中,羌族已经被68打散,剩余的贵族武装以雇佣兵的形式依附匈奴或鲜卑,也有人为汉人军阀打手。
刘盈只要足够慷慨,羌人很乐意为刘盈效力。
南匈奴和68鲜卑虽表面上联合,内部纷争不断。光是南匈奴内部,一年都会出现多次谋杀篡位。
汉初作业小组中的蒯彻恨不得68亲身来到汉末,这才是他检验所学的福地!
有了蒯彻的倾力指点,再68加上武力震慑,历史中的曹操能收复南匈奴和68鲜卑,刘盈自然也能。
刘盈没有采取曹操的政策,让内附的南匈奴和68鲜卑直接占据北方几座县城自治。
他平等地对68待愿意依附的四夷贵族,许诺这些人学好汉话都能入朝为官,如68前68汉当年那样。
若部族不愿意拆分,刘盈就让他们南迁。
南方水热更好,你68们不会不满意,对68吧?路上的粮食,我来负责,我最慷慨啦(拍胸脯)。
虽然南匈奴和68鲜卑人也占有了几个6县城,但他们彼此间隔得68很远,再68无法联络。
南匈奴和68鲜卑人的首领知道刘盈的险恶用心。刘盈愿意让他们入朝为官,还让他们的孩子进入学院,以后升官途径和68汉人一致,他们便假装糊涂了。
内附的夷人贵族本就是在草原上被68赶出来的。他们能在更强大的王朝做官穿丝绸,那夷人首领的特权,不要也罢。
夷人被68汉人骗惯了,再68多的花言巧语,都抵不过刘盈那双真诚的大眼睛,以及他捧出的户籍律令。
刘盈拉着夷人首领,一条一条向他们解说,哪些律令能保障他们的权利。即使夷人都知道,律令这玩意儿,在权贵面前68比擦屁股的缎子还不如68,可有总比没有诚意更大。
关中的边患,便暂时安宁了。
边患能不能多安宁一段时间,要看中原最终的胜利者是谁。
刘盈派出了自己全68部的兵力,在袁绍的冀州和68曹操的豫州征战。
虽然他自己的后勤运输很有压力,但成为战场的冀州和68豫州,已经毫无有秩序的后勤可言。
袁绍的军队已经在捡河蚌和68狩猎补充军粮,曹操部分军中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案。
继承天师道的张燕和68创立五斗米教的张鲁张修,即使在刘盈的命令下不以宗教为基础,也能轻易煽动人心。
大不了,再68喊一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过这个68时候,还是以东汉末年本就存在的民谣做为口号,更能引起共鸣。
刘盈根据后世的润色,将这首民谣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