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肃清帝听完她的禀报,觉得有些荒谬,“这些乌合之众,你说是逆贼?”
“皇上,这不是乌合之众,他们是长期做苦力的,身体健壮,力大无穷。”
肃清帝摇摇头,神色渐渐严肃,“你入朝不久,不知道这么多年来,工部一直用他们疏通河道,开垦灌溉,开山劈石,而且他们如果真是逆贼,当初玄甲军上南疆战场的时候,他们便可逼宫,那才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就算你觉得宁郡王是燕王背后的人,但他莫非在宁州便可指挥?还是你想说晖王是京中指挥?”
宋惜惜分析道:“皇上,当初南疆打仗,国库银钱不足,河道只是清淤,每一次清淤的力役有限,可这次不一样,这次大规模地筑基围堰,开凿河道引水灌溉,还修建水库,力役与苦力加起来足足有差不多两万人,皇上要冒这风险吗?”
风险,肃清帝不想冒,尤其如今内忧外患,他最怕是京师出事。
但是论风险,他觉得河工与玄甲军不能比。
他看了宋惜惜良久,陷入深思。
一方面觉得宋惜惜秉承了宋世安的宗旨,不可能做谋逆之事。
一方面又觉得,商国武力全部掌握在他们手中,十分危险。
他能想到,万一河道停工,今年已经连续下了几场大雨,一旦有暴雨来袭,必定水淹良田民居,百姓怨声载道。
“你想要停工?”肃清帝看着她问道。
宋惜惜知他心思重,但依旧毅然道:“停工,抓捕且彻查河道司上下官员。”
“停工,一旦酿成水患,你可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皇上,一旦河工全是逆贼,您又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肃清帝沉默了半晌,妥协了一半,“先不抓人,暗中调查。”
宋惜惜急道:“不抓人怎么行?就算是暗中调查,河道司上下这么多官吏,不知要调查多久,这太耗费时间了。”
肃清帝如今是两边都不怎么相信,自然不会只听信宋惜惜,“朕意已决,你不必调查,朕会安排吴越调查。”
宋惜惜眉心皱起,“说到底,皇上还是不相信微臣。”
肃清帝冷道:“要朕信你,拿证据来,你现在甚至无法证实宁郡王就是逆贼,还牵扯到河工呢。”
“皇上……”
“拿到证据再来同朕说,退下!”肃清帝厉声道。
第1337章
那就找证据
宋惜惜都气死了,只觉得额头的白发都要长出来了,怪不得朝中的官员一个比一个显老,怪不得穆丞相才六十多,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她郁闷地找到穆丞相,看穆丞相是否能帮得上忙,在皇上面前多说几句。
穆丞相笑眯眯地看着她,“这就生气了?”
宋惜惜道:“不敢生气,但确实拖慢了进度,也唯恐打草惊蛇,被人夺了先机,皇上到底是不信我。”
穆丞相反问,“他不完全相信你是正常的,哪怕是你,若是底下的人没有拿证据来跟你说这个那个的,你会不查证就完全相信吗?”
宋惜惜道:“但他也并无王爷有野心的证据,不也处处忌惮吗?”
“就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忌惮,若有证据,早就动了。”穆丞相微微叹气,“其实,许多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的,尤其是朝廷下一个决策,需要朝臣再三商议讨论,一年半载都未必能推动,再者,河道工程推进至今,到年底就该竣工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停工,还要抓捕河道上下官员,这重大决策只因为你觉得他们有可能是逆贼,又无实质证据,便是你能说服皇上,也说服不了百官啊。”
宋惜惜一张脸苦瓜干似的,“但金昌明确实圈地了,这随便派人去查查就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