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放在他眼前的选择有两个,要么是真正彻查,严惩凶手;要么是粉饰太平,不让人看出储君之争已经开始。
而且,若要彻查揪出凶手,难免会牵连到她们娘家之人,不管是齐尚书还是李尚书,都是他选好的人。
因此他不得不倾向于后者。
尤其不得不承认,直面内心总是残酷冷血的,出手的人做了他想做而一直犹豫不决的事情。
他总是得空便去陪伴福昭仪,潜意识里其实就已经做了选择,想用这种方式减轻心里的愧疚。
在得知孩子没了的那一刻,他心里空落落的,如今细想下,心头便堆积着各种矛盾复杂的情绪,包括了愤怒。
吴大伴担忧地看着他,“皇上节哀,龙体要紧啊。”
肃清帝眼底冰冷,“你觉得是淑妃做的吗?”
吴大伴连忙跪下,“皇上,老奴不知道,不敢乱说。”
肃清帝眼底没有一丝的亮光,只有暗沉沉的冰冷,“起来吧,朕和你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朕活不长,有些人还真不能动,牵一发动全身啊。”
吴大伴心里自然是跟明镜似的,同时也更明白皇上不想大动干戈的种种原因,有他说的原因,也有别的原因。
或者说,为这孩子,犯不着这样大动干戈,本就没缘分的。
最近皇上询问了丹神医好几次,这孩子有多大可能会成为痴儿。
宫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很快就都传遍了。
很快,大家都出动去探望福昭仪,连一直没有管事的齐皇后都去了,淑妃自然也去。
大家都表现出遗憾和对福昭仪的疼惜,纷纷劝慰说她还年轻,以后还会有孩子的。
德妃姗姗来迟,但也送来了不少的补品,她坐在床边替福昭仪擦去眼泪,叮嘱她好好养着身子。
福昭仪看着满殿的人,又害怕又心寒,因为这里肯定有一个人是害她的凶手。
她不知道是谁。
可她只得罪过德妃,那日跟皇上抱怨的话,有可能吴大伴听到了,传去了德妃耳中去。
她太知道这些无根太监心里的阴暗了,有好处就跟苍蝇逐臭一般围上去,什么黑心肝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第1524章
安慰福昭仪
福昭仪流产的事情,宋惜惜是从谢如墨口中知晓的。
秦王妃前来邀请她一同入宫探望,宋惜惜答应了。
原先宋惜惜和秦王妃是没什么来往的,但自从秦王一同前去西京之后,秦王妃对宋惜惜便十分热络,说妯娌之间就该多来往。
秦王妃是齐家女,是皇后的堂妹,只是自从皇后被禁足之后,秦王妃也没去看望过皇后了。
因此,妯娌之间该多来往这句话在她看来真实的意思是,妯娌如果没有麻烦,可以来往,但若有麻烦缠身,最好是避而远之。
就好比之前皇上忌惮北冥王府的时候,她也会离宋惜惜远远的,唯恐惹祸上身。
其实秦王此番也没得什么功劳,只得了皇上一句夸赞,可这一句夸赞也足以叫秦王骄傲两年了。
她们妯娌一同入宫去,秦王妃也没说什么话,只是闲聊几句。
宋惜惜觉得秦王妃其实是聪明人,有时候故意露拙,只求个平安喜乐。
像这样单独相处的时候,她就会少说少做,不会有一个话头叫人捡去。
进了宫,见了福昭仪,她安慰的话那是一套一套的,说这孩子与她是有缘分的,毕竟有了这孩子,她晋了位分,既是有缘,那么假以时日一定会再投到她肚子里,再续母子前缘。
“所以你如今要做的,便是好好养着身子,千万不要因此消极低沉,皇上政务繁忙,若你日日哭哭啼啼的,皇上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