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实上,前世,她的父母早就想好,将来他们生的男孩子名字叫苏盛林。而她的婉原本是挽手的挽,意欲将来帮扶他们的儿子,只是那时候上户口的时候,工作人员搞错了,写了婉这个字。
所以苏婉林三个字,听起来未免搞笑。
至于原主,她就更不清楚,炮灰女配不配拥有日常,她开口道:“大名我不清楚,反正院长就这么喊的。但小名是小时候孤儿院里的人瞎喊的,觉得朗朗上口的,就一直这么喊了。”
陆朝诚和慕辰两人沦为背景板,彼此端着茶杯,认真地听着两人交谈,并不言语。
陆朝诚之前给的资料,就详细记录了苏婉林的生平,但陆正亲耳听到眼前的小姑娘说起院长、孤儿院,他还是一时怔住。
陆朝诚和慕辰具是一顿。
因为外貌相似,以及孤儿院的信息,陆正的确怀疑过,苏婉林是自已流落在外的外孙女。但陆朝诚却并没有寻到蛛丝马迹,能用来证明这一点。
陆朝诚只道是巧合,希望见面后能断了老爷子的念想。
但陆正不这么认为,他叱咤商场一生,临到百年,心中唯一的缺憾,莫过于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女儿,久而久之,甚至成为了他的执念。
虽然资料显示证据不足,但他对苏婉林,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见苏婉林提起孤儿院并不哀戚,他慢慢聊起孤儿院,聊她怎么长大,聊她的朋友,聊她的工作。
穿书前,苏婉林的爸妈只把她当成帮扶弟弟的工具人,她未曾他们身上感受过家的温暖。
此时,面前的老人对自已慈眉善目,眼神关切地问起自已的生活。这让她觉得倍感窝心。
苏婉林原本就是有点缺心眼的人,在他的鼓励下,她一不留神,就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大堆。
“孤儿院很好,院长对我们也很好,会教我们整顿自已的内务,指导我们功课,闲暇时候,她会带我们去山里抓蝴蝶,踩野果,摘野草。夏天的时候,她还教我们用一种不知名的草梗去吸茶花的蜂蜜!可甜了。”苏婉林眉开眼笑,仿佛回到了童年。
慕辰挑了挑眉。
陆正听得有趣,好奇道:“你的好朋友也是一起长大的吗?”
闻言,苏婉林摇摇头:“没有,院长从小教育我们,要乖巧懂事,那样就会有新的爸爸妈妈来接我们回家。”
顿了顿,她继续道:“院长也把我们教的很好,所以很多小朋友都跟找到新的家庭。”
资料里没有这么详尽的细节,现在听来,陆正心中百转千回。
他不露声色道:“那你呢?”
苏婉林抿着嘴露出一个羞涩的笑:“我喜欢院长阿姨,所以一直不愿走。后来有个好心人,愿意资助我的学业,直到我大学毕业,院长阿姨也就随我去了。”
原主的记忆已经完全和苏婉林融合了,此时说起这些,她居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实院长阿姨为了让她跟着领养的父母走,下了好多功夫。她苦口婆心地劝过,也黑着脸晾过她。
但她每次都哭着闹着不愿走,院长看她哭得可怜,一次心软后,次次心软,所以苏婉林就这么一直留在了孤儿院。
接下来的故事,陆正已经知道了。
她口中的院长阿姨,在她高二那年,扛不住长年积累的伤病,才50出头的年纪,便撒手人寰了。
孤儿院留不住人,能留下来的,除了苏婉林这种死心眼,就只剩下一些残障儿童。新来的院长人也不坏,但终究不像前任院长那么事必躬亲,心怀大爱。
苏婉林于是在校寄宿,寒暑假时,凭借着孤儿的身份住校,在外做些兼职,赚取生活费。
小姑娘家只凭个人喜好,便硬生生捱过了那段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