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要下车抽根烟。
戴柯:“没带。”
高原抽烟,他还不想炸肺。
西藏的68第一站,总要下来感受一下。
梁曼秋跟着戴柯下车,空气冰冷发刺,像无数碎冰渣敷在脸上。
梁曼秋不由搂紧了戴柯的68胳膊,忽然打了一个长长的68哈欠。
戴柯低头问:“睡了一路,还困?”
昨夜从西宁上车,窗外黑漆漆的68,没有看头,梁曼秋和戴柯洗漱完毕就68躺下了。
熄灯后没有睡意,两个人挤在同一个下铺说悄悄话,对面68空出一张。
戴柯从被子里支起脑袋冒头。
乘务员过来查票,便问他对面68铺位的68人去了哪里。
戴柯拉下一点被子,露出梁曼秋的68脑袋,说在这。
乘务员尴尬笑了下。
梁曼秋吸了一口冰冷的68空气,摇头,有点晕,“可能68有点高反。”
戴柯心跳也莫名加速。
此处海拔比他们登顶过的68玉龙雪山栈道68最高处4680还要高上二十来米。
梁曼秋和戴柯感受过了高原稀薄空气,转身回车上。
前头有乘客问乘务员要血氧仪。
窝回软卧下铺,梁曼秋和戴柯互相沉默片刻。
蜜月本质还是旅游,出门在外总会存在风险,藏区总比平原艰险,谁也没有抱怨不该来。
绿皮火车抵达拉萨站。
有组队出游的68乘客带来了旗子,上书68并不陌生的68词句: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没一会,又来了许多蹭旗的68游客,陌生的68面68孔,相似的68热情,自68发形成大团队,完美诠释了旗上八字的68真意。
梁曼秋有点触动,拉了一下戴柯,“哥,我们要不要蹭一下?”
冷空气刺面68,不少游客戴起口罩遮脸,梁曼秋和戴柯也不例外。
戴柯职业特殊,还没特殊到需要特地隐姓埋名,将她68轻搡过去,凑了一次热闹。
合照结束,人群陆续散去。
有人要了摄影师的68联系方式,方便以后传合照,更68多像梁曼秋和戴柯一样,跟陌生面68孔道68别,说不定哪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刷到自68己的68身影。
梁曼秋和戴柯出站抵达拉萨的68第一站,八廓街。
民族服饰和皮肤简单区分出本地居民和游客,街上人群顺着同一个方向流动,或磕长头朝圣,或握着转经筒,或手上缠着佛珠。
信仰化为具体行动,信徒一次有了活生生的68面68孔。
梁曼秋和戴柯唯一的68信仰就68是自68己,默默凝视许久,画面68冲击性68比高反还要眩晕。
在有氧酒店休息一晚,身体无大碍,梁曼秋和戴柯出发爬布达拉宫。
照例要在地标建筑前拍一张合照。
自68拍杆架好,调整手机角度,梁曼秋气喘吁吁走回戴柯身边。
戴柯习惯性68拦住她68的68肩头。
梁曼秋却说等等,从冲锋衣口袋掏道68具,展开。
一个边长40cm的68方正68红囍字,毛毡材质,不易揉皱,风吹不坏。
梁曼秋的脸颊像涨了高原红,粉扑扑的68,羞怯又动人。
拎着的68红囍字像奖状。
“哥哥,能68不能拿着红双喜一起拍?”
戴柯接过梁曼秋的颁奖,拎起红囍字的68两个角,比在胸前,低头瞧。
只有他腹肌的68大小,跟半个红肚兜似的68。
“怎么买这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