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当立贤”,这话可是有利于自己的女儿。可转念又一想,适才皇帝已是勃然大怒,明指立皇后乃为他的家事,他哪里还敢这样明着说。更何况,皇帝从前都是很亲切地唤他为“国舅”,今日一改常态,竟是叫他为“太师”了,这是暗指他身为朝臣,不得干涉他的家事吗?
赵太师想到这里,悄悄抬眼看了看御座之上的皇帝。果然,皇帝面色冷冷的,双眼也正注视着他。眸光之中,隐着一线犀利,那是上身为上位者的威压之息。
“圣上,老臣以为,此事……此事还须由圣上自己拿主意的好。”赵太师心里犯了一点怵,于是躬身一礼,作出了一副谦卑恭顺的臣子之状。
元瑜听了这话,面上神色转缓了些,心里却是冷哼一声,这老狐狸倒是拎得清,关键时候知道避开锋芒了。
元瑜想到此处,却是不露声色,只将眼光又投向殿内众人身上,还清咳了一声。
见得眼前情形,众人皆都竖起了耳朵,只等着皇帝宣布皇后人选。周学士这边的,已是暗暗生了窃喜,他们也都看出来了,皇帝分明是属意德妃的。赵太师一派的,自然也看出一点苗头来了,个个心里都义愤了起来,都想若是皇帝今日宣布要立德妃,他们一个个就拼了命也要力谏,他们就不相信,一大半臣子都反对的事,皇帝他还能一意孤行?
可是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在此时,殿中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圣上,老臣有话要说。”一个很是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循声一看,待看清说话的人,是穿一身紫色袍服,两鬓灰白,脊背笔挺的老者,一个个又都惊诧得不能言语了。
这半路杀出来的人竟是郭御史,只是,郭御史为何此时要站出来?那德妃可是他嫡亲的孙女,他此时不该避一避嫌吗?就连赵太师刚才都知道说让皇帝自己拿主意了,这老儿这时候窜出来,难不成是要力荐自己孙女当皇后?这未免也太尴尬了,失了他身为诤诤御史的颜面吧。要不然,他是发扬谦让精神,要向皇帝进谏,立赵贵妃为后吗?
“郭老,你想说什么?”元瑜一时也摸不透郭御史的用意,他面上镇定自若,可心里却起犯了起小嘀咕,老爷子啊老爷子,关键时候你可不能来搅局啊。
“启禀圣上,如今诸位大人中,有力挺贵妃的,也有觉得贤妃及德妃合适的,老臣见陛下也有些左右为难。老臣不才,想到了一个公允之法,不知圣何否愿意听一听?”郭御史走上了前,一番话说得沉稳至极。
公允之法?听得郭御史这话,不仅元瑜一脸好奇加惊讶,众朝臣也都惊奇十分。这皇后之位只有一个,如今后妃有三位,总得有两个要落选,这郭御史还能什么公允之法?
“郭老请讲。”元瑜抬抬手道。
郭御史听得这话,对着皇帝又一礼,而后正了脸色,中气十足地又开了口。
“圣上,立后固然重要,但比这还重要的,是皇嗣。这可是事关我天启国祚绵延的头等大事。因此,老臣提议,无论是贵妃也好,还是贤妃、德妃也罢,谁能先为圣上诞下皇子,就立谁为后,岂不公允?”
听得郭御史铿锵有力的说完了,殿中众人都愣了下。待过了半晌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都如同醍醐灌顶,霎时就清醒过来了。一个个都点头不已,心都道,这郭御史果然不愧为三朝元老,这看问题总是看得长远,这皇嗣之事的确是头等大事。这没有皇子傍身,纵是做了皇后也是枉然啊。
元瑜听得郭御史的话,一开始也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之后,心里顿时雀跃了起来。他下意识地看了眼阶下站得得笔直的郭御史,见他一张刚毅沧桑的脸上,一双眼睛闪耀着光茫,唇角分明有一丝狡猾的笑意。
看着这样的郭御史,元瑜忍不住在心里大笑了起来,果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