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5章
的作品也随着珍妮弗·杰弗森一起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担任起了开幕影片的重担,它能否征服挑剔的欧洲影评人呢?本报将会持续关注。”

    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这条出现在版面角落里的新闻无非是过程中的一点调剂,他们对这样的报道也并不是太过反感,不过,对有心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就是图齐家族的影响力了——这篇报道虽然以珍妮弗·杰弗森作为幌子,但本质上却还是为了营造出萨尔维的名导声誉,有意引导读者把《梦露》的成功归功于萨尔维,当然,这也是英国人喜闻乐见的论调,毕竟萨尔维可是英国导演,珍妮弗却是个美国演员。不过即使如此,如果图齐家族没有一些过硬的人脉关系的话,即使萨尔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很可能是英国人最为宠爱的全民偶像,《泰晤士报》也不可能在这么早的时间点就屈尊为他造势。——即使他们刊发了这么一篇报道,笔锋也还是很隐晦的,而且,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提过珍妮弗和萨尔维之间的绯闻,更是从未提起去年底闹得沸沸扬扬的电话窃听案,这也算是体现了《泰晤士报》的一点坚持。

    而比起一向是意见领袖、权威大报的《泰晤士报》,英国的小报们可就没这么讲究了,除了《梦露》在威尼斯电影节即将取得的成绩之外,他们更关注的还是萨尔维和珍妮弗的互动,这两人在电影拍竣之后就没有出现在一个镜头里过,即使是在电影拍摄期间,也仅仅被拍到过一些共处于一个镜头内,没有在说话、互动的照片,狗仔们当然不会放过电影节开幕式这个大好的机会,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他们可以拍摄到足够的素材,用做之后的看图说话编故事,而不需要和现在这样,每次都牵强地把两人PS在一起。

    “珍妮弗驾临威尼斯,两大俊男伴身侧,和萨尔维全程无交流,爱火已退烧?”《太阳报》不但给珍妮弗的照片上了头版,而且还配了一张萨尔维眉头微皱,仿佛心事重重的照片,与珍妮弗的经纪人切萨雷·维杰里微笑和身边人交谈,仿佛春风得意的照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编辑就真的放弃了推动珍妮弗—萨尔维这个配对,深知英国读者喜好的编辑在正文里回答了标题中的问题,富有暗示性地写道,“也许是为了避免绯闻的传播,让私密感情延续得再久一些,虽然珍妮弗·杰弗森和萨尔维·图齐同时出现在红毯上,但两人并没有交谈和互动,甚至很少交换眼神,这对于合作愉快的剧组成员来说是很少见的,而我们已经知道了《梦露》是一部

    非常不错的电影,显而易见,珍妮弗和萨尔维不可能关系冷淡,那么这份避忌似乎更多地带上了表演的色彩,珍妮弗和萨尔维是想要掩盖什么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不是吗?”

    比起《太阳报》,曾因为狗仔窃听事件受到重大打击,现在该名狗仔(大多数人都忘却了他的名字,对于这个失踪案的原委也忘得一干二净)还没被警方找到的《镜报》,走得还要更远一些,他们全面继承了《太阳报》关于珍妮弗和萨尔维的猜测,更是把伴在珍妮身边的切萨雷大笔一挥,写成了毫无竞争力的珍妮弗闺蜜,“至于切萨雷·维杰里,他的出现反而让一切的烟幕弹本质更为明显,众所周知,这个至今未婚的经纪人是同性恋,他和珍妮弗也是多年的好友,只有在珍妮弗有绯闻需要澄清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在她身边,为他遮风挡雨……”

    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这些小报并不关心,明星本人也很难去计较,不过在没有真凭实据的前提下,这些传闻也仅仅只能存在于小报上了,重点是读者们想看到什么,他们喜欢的影星和他们喜欢的导演发生一段他们喜欢的故事,还是一段烂俗而又让人心生厌烦的三角恋。

    和《泰晤士报》一样是大报的《每日电讯报》,风格要更轻松一些,他们关心的东西也相对更为具体仔细,是缓了一天才做出报道,“《梦露》在美国已经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制霸好莱坞简介 >制霸好莱坞目录 > 第1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