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说出来的一样,感觉就是捅破了什么,一下全亮堂了——真是醍醐灌顶、受益良多,王总,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我看你就直点头,特别有感触似的。”
“确实,确实,感觉珍妮弗小姐眼光特别有大局,有前瞻性,这种气魄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王总也是连连点头。
珍妮忍不住一阵汗颜,她真心实意地谦虚了起来,“我就是个人看法,随便一说,您别当真——”
在一番谦让、客气之后,韩总也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开口问了,“刚才我听您这意思,您和迪士尼合作、华纳合作的电影,已经是优质资源了,属于他们的好资源,不是我们外人能拿得到的,是吗?这么说您的判断,接下来几年内这种改编影片会大行其道了?那您认为在中国市场上,这种影片也有前景吗?我们可不可以把您的这种思路拿来本土化一下呢?”
虽然他也是站在行业顶端的尖峰人物,但在珍妮跟前,却也是很真诚的求教态度,而且也并没有自低身份的感觉,在场众人也都不以为意——毕竟,现在的珍妮已经是全球有数的电影大腕了,去年有她烙印的电影在全球狂揽近24亿票房,光是她自己制作的《梦露》就拿了7亿美金,而大陆电影的总票房才不过是7亿美金不到,这个差距确实非常直观,数字摆在这里,你不尊重她的意见这就确实属于是固步自封了。
说到关于童话改编的一系列合作,虽然这也是她通过眼界提升而判断出的一个走势,等于是把迪士尼的智慧吸收为己用,但珍妮的不自然感就少多了,她反而还有点微微得意的感觉——如果不是她现在对于电影制作流程极为熟悉,珍妮也很难估算出迪士尼的心态变化,为大梦从中渔利:按照一部电影从酝酿到最后上映的时间差来说,迪士尼在13年开始的一系列改编电影尝试,应该都是由10年初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促成的,正是这部电影让他们重新发现了童话改编电影的潜力,开始陆续立项拍摄,《OZ》、《沉睡魔咒》、《灰姑娘》以及《美女与野兽》,跨度长达七年,但其实都可以串回《爱丽丝》的十亿票房,说远一点,再要往回串的话,还要串回《阿凡达》造成的3D电影、视觉奇观电影的饥渴,这也就是跨时代大作的伟大之处了,它的影响力可以促使接下来整整一个年代的电影潮流的改变,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知道了这一点,珍妮就可以猜得出来,现在的迪士尼对于重新改编童话的信心并不是那么的足,事实上,《爱丽丝》还是在她的力挺之下才得以立项的,而这种对市场的判断力,正是大梦用以和迪士尼合作的核心筹码——在迪士尼不敢做的时候,大梦敢做,给迪士尼这种投资的信心,也让迪士尼管理层甚至是董事会即使在有信心投资以后,在心理上也有和大梦合作的倾向和理由,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是大梦提出来的,大梦又是半个自己人,没必要甩开它。如果等到《爱丽丝》成功后再提这点,那迪士尼就没有搭理大梦的理由,甚至反而会影响两间公司的关系了:《爱丽丝》这么卖,傻子都知道跟风继续做这个类型,还需要你大梦来抢饭碗吗?这种稳赚不赔的优质投资,当然属于制作童话是传统强项的本部了,有你大梦什么事?
至于说怎么分析这个项目的优势,那对于已经可以提前预知的结果,如今也算是业界的半个专家的珍妮来说,那就太容易了,不过她倒是不赞成中国电影如此简单地照抄好莱坞的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对于工业化流程控制,和出众、丰富的特效经验有很强的依赖,中国现在能把特效使用好的导演其实不多,强行要模仿的话,出产的影片也许能靠着特效和排片优势拿下高票房,但这实际上是对行业的摧毁性吸血,国产片的口碑持续走低的结果,就是国内所有的票房记录都还是属于好莱坞大片,不管国产片阵容多强大,始终不敢和好莱坞大片硬碰,甚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