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4章
都是好电影,但这些没法和《阿凡达》一起比较吧?他们的影响力是一个级别的吗?”

    随着福克斯旗下报刊配合默契的头版新闻标题,民众很快学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概念:奥斯卡评选委员会的组成,奥系片、奥奖元素、奥奖歧视……如果说这其中很多人每年收看奥斯卡颁奖典礼,只是为了看明星和歌舞秀,对于奖项本身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或者漠不关心的话,那么,在‘曾震撼过我的电影能不能创造历史’的心态下,当意识到奥斯卡对于《阿凡达》和福克斯会是难得肯定这一点以后,人们对于奥斯卡的评选流程,也就比以往要更热心得多了——这些新闻里也有许多有趣的爆点和数据,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世界都受到了震撼。

    “难以想象,奥斯卡原来是种族歧视的典型例子——当然还有性别歧视,如此白、如此老、如此男子汉,听起来这些人评选出的奖项也只能让人作呕。”

    “如果你不去电影院,你怎么能知道这部电影的效果怎么样?你在电视上看的那叫电视录像,难怪他们不喜欢特效大片——福克斯说得对,如果不在电影院看的话,《阿凡达》肯定要损失80%的魅力。”

    “好笑的是,这只是电影业界的奖项,我是说,它能改变多少现实呢?但随之衍生出的游说和这其中的规则,甚至让人想到了总统大选!游说公司!公关费——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立法限制每个人的捐献金额了……”

    在民众勃发的讨论声音中,奥斯卡主办方当然不可避免地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尤其是成员构成上的重白轻黑、重男轻女,使他们收到了相应机构的猛烈抨击,而福克斯则在一片议论的声音中,公开号召评委们走进电影院观看《阿凡达》,并宣称自己的说客也会以这一点为宣传核心,“否则《阿凡达》面临的就是不公正的评选环境。”——这亦引发了一片议论之声,甚至有编辑公开撰文质疑奥斯卡的公正性,“这个颁奖典礼每年有几千万人观看,而我们对于谁在评选它一无所知,我想评委应该尽可能的在电影院决定一切,这是共识,但媒体应该向谁质询呢?我们到哪里去拦下一名评委,询问她是否走进电影院看了《阿凡达》呢?如果一个评委老得连进入电影院看完一部电影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他是否也没有了继续为最佳电影投票的能力?”

    不论是否为了冲奥,在这片讨论的声浪中,‘如果评委们都能走进电影院,他们就会知道《阿凡达》将是改变时代的电影,得到最佳电影根本当之无愧’这个论点,似乎已经成为了普罗大众默认的前提,而《阿凡达》的票房也在争论声中继续稳健前行,以始终超出预料的微小跌幅,向着全球18亿前进。——在很多人看来,《阿凡达》根本就没想要冲最佳电影,否则福克斯绝不会采取这种极有杀伤力的胁迫式宣传手法,把占据评委大多数的65岁以上白人男性往死里得罪,但这一轮宣传对于票房和《阿凡达》的影史地位肯定帮助极大,有此铺垫在前,即使(十有八九)拿不到最佳电影,《阿凡达》也依然会是影迷们心中的无冕之王。

    ——当然了,在媒体们引导的一波又一波热潮之中,大多数人似乎也都俨然忘记了《阿凡达》的制作公司还有大梦电影这一点,一心一意地把福克斯和新闻集团当成了幕后推手,至于身在新西兰的珍妮弗·杰弗森在这件事里又发挥了什么作用,恐怕也就只有比弗利山庄里最顶尖的那些人物,对此能有一点猜测了……

    ……

    “噢,克里斯,所以现在你也要成为因为《阿凡达》而变脸的人群一员了吗?”打开保姆车门,在保镖们的护卫下走进了她在新西兰期间短期居住的别墅,珍妮换了只手拿电话,“别哭给我听,我早就告诉过你,这部电影我很看好,觉得演技无所发挥所以退出的人是谁?”

    在电话那头,克里斯用夸张的愤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制霸好莱坞简介 >制霸好莱坞目录 > 第15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