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里,拿指尖细细地摸索着床底,终于找到了那把伞。
不算明亮的,只盈盈如炬火的闪光灯照在伞上,高浓度的黑色伞面仿佛能吞噬光芒,金属架构折射低调的奢华,烫金手柄最尾端,还篆刻着一个小小,花体的C。
她从未见过这么高级的伞,一把伞都仿佛有自己独特的格调,和他主人一样,不泯然于众人。
而且这是,谈屿辞的伞。
不是任何人的伞,是谈屿辞的伞。
今晚发生的一切,再一次如同一场慢速电影,在她脑中一帧一帧的播放开。
从那句“借过”开始,到他上车彻底离开她的视线,每一个瞬间都格外清晰明显。
她都不知道自己会有这么好的记忆力,这一切鲜活得像在她眼前上演。
她借着手机闪光灯的光线,画出个五头身Q版小女孩。
小女孩站在雨里,头和身子比例1:1。
所以举过她头顶,几乎和她人一样高的长柄雨伞就来得格外显眼,雨伞手柄最尾端还有一个花体的,小小的C。
女孩半仰头看着伞,神色愣然。
寥寥几笔,构图简单,但线条利落,神韵传神。
显然绘画者拥有良好的艺术天赋。
温逾雨把这张图拍照,上传到
很快有人评论:小鱼,晚上好。
池鱼:晚上好。
从初中开始,她时不时去,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次数不算频繁,但是她的画生动有趣,简笔画居多,易于学习,渐渐会有人关注她,到现在,也有一万多的粉丝。
而且,与其说是粉丝,更像是可以说话的朋友,她们都知道,她正在读高中,只有偶尔的晚上才有时间上
那人又问:小鱼,怎么突然想画女孩和伞?有人借了伞给你?
温逾雨缓了缓呼吸:对。
那人很快回复:下雨天有人借伞太罗曼蒂克了吧。
又问:男生女生?帅不帅?小鱼你和他熟吗?
一连串的问题,显然对方年纪还小,好奇心不少。
温逾雨转头,看了眼窗外漫长得仿佛永远看不见晴的梅雨夜,指尖慢慢地蜷了蜷。
熟和不熟的界限是很宽泛的。
她和他应该是不熟的。
但是她却莫名其妙地,清楚记得,他和她接触过的每个瞬间。
如果她的人生是一场慢速电影,几十分钟的片长里,必然会多次出现他的身影。
·
一五年六月,温逾雨以吊车尾的成绩考上了潮市最好的中学——潮市第一附属中学。
这在他们家是一件大事,哪怕温恭良人在外地,赵逢青依旧给他打了电话。
并带着温逾雨走街串巷地,和不少她熟或者不熟的人打了交道。
赵逢青逢人就说她的中考成绩比附中录取线高了五六十分,可事实上,只高了岌岌可危的三分而已。
次数多了后,温逾雨不愿意迁就赵逢青这种虚伪且毫无根据的谎言。
但她的反抗方式也只是,赵逢青再叫她出门时,她会说,她要学习。
好在赵逢青从来不觉得她学习有错,交代两句,自己一个人出了门,又去吹嘘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丝毫不顾及被戳破后,她们该如何收场。
大概会说,小孩乱讲,导致她听错了,或者小孩不懂事,虚荣说谎吧。
总归一切都是孩子的错。
和她没关系。
好在暑假生活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九月,附中开了学,这场谎言和其他无数的,一起埋藏下来。
但温逾雨却牢记这种感受,很专注于成绩提升,每次上课都做满笔记,下课的十分钟于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