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像墨菲定律。
不敢却恰恰暴露。
还好,传播范围并不大。
恰好让他,或者他认识的人看到的几率近乎为零。
但温逾雨依旧不敢冒这个风险,私聊博主,拜托她把转载的内容删除。
确认一切了无痕迹之后,她盯着手机屏幕,久久未收回思绪。
什么时候,可以出口。
什么时候,可以窥见天晴。
但这想法转瞬即逝,因为理智如一个死板的苦行僧,告诉她,什么都没有大变。
她和他,依旧远。
把画拍了照,上传
有人回复:小鱼,你很久没发作品了,是学习太忙吗?
池鱼:对。不好意思。
那人接着道:没事没事,不过你这次画的和之前的视角不一样。
温逾雨指尖蜷了蜷,当然不一样。
因为,虽没有大变,但也是变了的。
最起码,她从一个遥远的旁观者变成了,静距离的观察者。
像鱼
和他前后桌之后的时间,
好像一瞬间被加上了发条。
从原来的逐日逐日到一晃好些天,时间混沌地易逝。
他们又考了好多场考试,成绩有起有浮,
毫不相关,让人看不清高考那一天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
他们之间也同样。
虽然他坐在她的正前方,
但是她依旧保持着,
在Q·Q上问他题目的习惯。
除此之外,
并无交集,她只偷偷地收集了很多有关于他的瞬间。
比如,
他起身时,
她会几不可闻地收紧指尖,
等着因他而震荡的空气重新恢复平稳。
又比如,
坐在他身后时,她会刻意注意言词和音量,
每句话都会三思再三思。
再比如,在拥挤的教室里,
她的桌子却始终和他的背脊离着距离,于是他那儿,
便有很大的空间。
这一切和他有关,
又好像和他无关。
像她一个人的独角戏。
如果有胆小鬼,可能就是她这样的吧。
明明渴望有更多的接触,
却不敢轻易越过雷池一步。
……
课堂上,数学老师打着背手,逐个同学地看他们的随堂测试,时而点头,
时而皱眉。
到达温逾雨的桌边,他低下头,
无声地看。
任课老师之间会交流对学生的看法,温逾雨经常出现在被交流者的名单里。
其一她是态度可取,对待学习极其认真,从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其二是她很偏科,其他成绩都不用操心,唯独数学成绩差得离谱,班主任三番五次找过他,让他平时多关注一下温逾雨这孩子,帮她提升一下数学成绩。
他确实也有在关注,只是这孩子……
数学老师看着她依旧进步不算明显的随堂测试,慢慢皱眉头,点了下她的桌子,轻声道。
“你下课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
……
“来了啊。”
“老师好。”
“课间时间不长,我就长话短说了。你这几次的考试我都看了,成绩是有进步,但还是不够。”
“就拿期中考试来说,你的排名虽然前进了不少,但是这都是基于,语文试卷出得难,数学简单的前提下,语文给你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