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注意力不集中,
江心也没多勉强,又不是要她练成书法大家,
修身养性罢了,
但是定了规矩,
每天练字一小时,姐弟俩儿就是再耍赖都不行。
苗嫂子和黄嫂子看着两个孩子的字儿啧啧称叹,现在的孩子条件比她们那时候好太多了,有纸有笔,还不用帮家里做农活,小江教的也好,三天两天来一回,自己跟着学了不少字,最近连报纸都能看个半懂了。
黄嫂子就开玩笑说:“小江,家属村好多大嫂大姐都只会认自己的名字,你干脆办个妇女扫盲班,也教教我们。”
“是啊,我听说教人读书就像赶羊,赶一只是赶,赶两只也是赶,我看小江就适合当老师,有耐心,讲得透,写的字也好看。”苗嫂子也说,最近她回家和老于抬杠,都能用报纸上的话反驳他了。
原本家属村是有扫盲班的,上课地点就在村小那头,一周两节课,晚上开了三个班,后来有人说教人认字的知青老师不红不专,是地富反坏右,这种坏分子不能教他们这些出身好的贫苦人民,闹着要换老师,还砸了学校教室的门,鲁师长叫人扛着枪去,才把闹事的人压下来。
经此一闹,哪个人还敢自告奋勇去当成人扫盲班的老师,是个识字的都缩着头不去干,后勤组织也很无奈,于是这个扫盲班,开班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
听了两位嫂子的话,江心笑笑,教孩子是自己家的事情,好好坏坏是关起门来自己知道。
扫盲班,听这个名字就晓得是鱼龙混杂的,光是攒起来就得花费好大力气,最后估计还吃力不讨好,她刚经历了前头建房子的事情,简直跟历劫一样,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这种出风头的事,都别找她了。
两位嫂子见她不热心,就不再多说,又说起冬天备菜的事,大家已经陆陆续续在往家囤一些比较耐放的菜,还说下午哪几家要开始做些腌菜,江心竖起耳朵听,怕错过哪个步骤,决定还是带个缸到她们家里去学。
看着眼前长了满院子的辣椒,江心动了心思,不如做几瓶炸蒜辣椒,她和霍一忠吃饭的时候,都爱往碗里放一勺辣椒,辣出汗,心里就舒畅,可惜这种辣椒酱炸过才香,废油,她看了看厨房剩下的油,不敢定决心,放一放吧,她手上没油票了。
日子在等待江淮的回信中一天天过去,这些日子江心和人学了腌各种蔬菜,现在他们家一楼一个常年不见阳光的空房间里,就装了好几坛腌制的东西,都要等十天半个月才能开封拿出来吃。
因为从新庆带了糯米来,郑婶子还教她酿米酒,说过些日子落了霜,之后下个雪,人在外头吹了风,回到家,切两片姜放到糯米酒里头,用小火温一温,喝一口,驱寒气,全身都能舒展开来。
江心一想到霍一忠每日训练都在室外,出汗后又要走好久的路回家,在路上肯定要吹风,等酒酿好了天也冷了,他回到家就能喝口热的,因此格外上心,每天都要拉着郑婶子去看一看这两坛酒酿得怎么样。
郑婶子有时候也想,这江心是自己的儿媳妇多好,万事把丈夫孩子放在心上,可惜了。
到了霜降那日,江心起来,感受到了一阵凉意,她披上外套,抖着打开门,地上的草果然已经披上一层白白泛光的冷霜,树上的叶子慢慢变黄掉落,天地间都有些萧瑟起来。
两个孩子起来,连着打喷嚏,江心开了柜子,给他们套上新做的外套,穿上鞋子,才让他们下楼撒欢儿。
落了霜,嫂子们才带着她一起腌酸菜,说是霜打过的水菜腌出来的酸菜才有甜味儿。
正当腌好一坛酸菜的时候,外头的邮递员喊她,说有她的信件和汇单。
江心心都漏跳一拍,不顾家里还有客人,擦干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