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3章
的局限,她却选择把自己的日子过小了,稳定,踏实,终于没有了从前的漂泊感。

    “过阵子扫盲班办起来了,如果后勤选我当老师,我就去,晚上上课的话,就带上两个孩子一起,下了课再带回来。”江心和他商量,她总不能老窝在家,这样容易胡思乱想,心里老惦记他。

    霍一忠也同意:“你不嫌累就行。”他也知道,江心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她愿意折腾是好事。

    到了十一日那天夜里,霍一忠就背着行李,动身出发去风林镇了,是半夜两点多的火车,鲁师长特意叫了小康开车,送他去火车站,临行前,鲁师长和姚政委都很沉默,一开始还想交代许多事情,最后只剩一句:“先见到人,再说其他的。”

    江心带着两个小孩,送到了家属村口,夜色正浓,北风正呼啸,还飘着一点小雪,大家头发上都沾了一丝白,霍一忠难得外放,没理身边还有人,抱了抱她和霍明霍岩,两人挥手告别。

    回去的路上,江心抱着犯困的霍岩,霍明拿着一把借来的电筒,深一脚矮一脚,往家里走去。

    这回霍明没有再问她爸还回不回来,她妈在,她爸就会回来,她的家就是齐人的,她的安全感似乎也在逐渐加强。

    鲁师长和姚政委走在后头,他说:“一忠只是去一个月,怎么看着小江的样子,像是要分别十年一样。”

    姚聪瞪他:“你没年轻过?”

    怎么年纪越大,说话还越口无遮拦?

    两人这几日也要到市里去开会,于是忆苦思甜又拿着粮票上江心家里吃饭,江心正觉得霍一忠出去了,家里空下来,对他们兄弟无限欢迎,还把一楼的客人间收拾出来,干脆让他们过来住几日。

    家里四个孩子,再加上附近的孩子,白天霍家小院都吵闹得紧,让江心被吵得没办法多想其他的。

    黄嫂子还是和苗嫂子说:“没见过小江这么挂着丈夫的军嫂。”

    江心讶异,停下手上给霍一忠补一件旧衣的针线活儿:“我一句话没提他。”

    “年轻媳妇都这样,我们都这么过来的。”苗嫂子有经验,刚结婚头几年,家里男人去外头执行任务,自己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总是担惊受怕,直到人平安回来才放下心。

    江心不好意思笑起来,夜深人静时,确实也总会想他,想他到哪儿了,会遇到什么人,会不会保护好自己,辗转反侧,夜深过半才能浅浅入睡。

    元宵节那天晚上,家属村在篮球场有一台节目,请了屯里的知青来表演唱歌跳舞,很是热闹了一番。

    晚会结束后,霍明霍岩也跟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乱跳,两双小手小脚乱摆,嘴里唱着:“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巴扎嘿!巴扎嘿!”

    元宵节当日,家属村的人大多吃饺子,江心是南方人,一直吃汤圆,她把一些花生碾碎,混了白糖和黑芝麻,滚圆面团,煮了小半锅,让四个孩子先吃,又给隔壁的郑婶子一家送去了一碗,他们家也吃甜汤圆。

    夜里,家属村万籁俱寂,屋里关了灯,两个孩子也熟睡了,江心自己一人在客厅看会儿书,走神频频,往日里都是她和霍一忠窝在一起,也有两三天了,往南走,有多南,会路过新庆吗?

    隔天,江心看到后勤在家属村篮球场宣传扫盲班的事,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学习知识,摆脱文盲的身份,除了要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要学会读书看报,领会主席的指示,争当先进标兵,屯里有人愿意来也可以。

    别的地方,有的是强制每一个人都去上这个扫盲班,但部队没有,而是以自愿为原则。

    有些人怕别人嘲笑自己不识字,不肯报名去上这个班,更怕自己学不会,又引人说他们脑子笨,还有一些自觉年纪已经大了,一辈子待在这儿,认了字也没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简介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目录 > 第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