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她话不多,但总会朝宣从南伸手喊道:“乖囝囝。”
丈夫、孩子、油画,每一样都让她拥有幸福感,也让宣从南幸福。
“你......”宣从南看着老榆树下的绳索秋千,问身边人,“你朋友,是这栋房子的户主吗?”
顾拾说:“户主是我。”
宣从南转头,觉得顾拾太陌生了。
“你两年前买了它?”
“嗯。”
“为什么?”
“想买。”
宣从南说:“我小时候,住在这里。”
“嗯。”顾拾低声,“我知道。”
宣从南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到屋子里面。
多神奇啊,强大的记忆能力让宣从南一眼看出,这里的装潢与家具摆设跟许多年前几乎没任何变化。
难道上户人家住在这里时喜欢爸爸温馨的装修风格,所以一直保留至今了吗?
负责人说两年前顾拾买下这栋别墅,从来没回来住过。
宣从南痴迷地睃视这里的一切。
十年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个人每天不间断地数过去三千多天。
宣从南已经数了3988天。
明年的3月
21
号就是父母离开他的第12年整。
沙发是新的,但和那时候的一样。不太大,精美,可以并排坐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子,宣运霆说等囝囝再大些,就换个长点儿的沙发。
......他食言了。
宣从南绕过沙发和茶几,径自走到对面,看墙上挂着的一副油画。
孟绯蓝生前的最后一幅作品与她往常沉稳的风格不同,比较抽象。
尺寸很大,260cmX325cm。
大片的深蓝色铺底,里面有星星有月亮有鲜花,不仅毫无规则,而且没有待在它们原本应该待的地方——在孟绯蓝的笔下月亮从地面长出来,星星沉在湖里和海里,五颜六色的鲜花盛放在白色的云朵上面。
几乎没人知道她想画什么。
藏蓝的宇宙银河里,一个长头发小孩儿的背影剪影与一个短头发小孩儿的背影剪影手拉手。
剪影很小,不仔细看会误认成两朵花。
他们看着是两个人。至今许多年过去,见过这幅画的艺术评论家都知道他们是一个人。
作品初现世时,有人说孟绯蓝江郎才尽,再也画不出好作品所以才在画布上乱画一气;有人说孟绯蓝画技见长,这幅画需要用真心看才能懂其真谛。
油画的名字为“感知”。
每副油画申请进入拍卖会前会有第一轮的竞选。油画会有卡片介绍,由画主人亲自写下。
现实中孟绯蓝不善言辞,但每当介绍作品,小小的卡片几乎装不下她心中所念。
【他们都说我是“星星的孩子”,同样,他们都说你是“星星的孩子”。
我喜欢这个温柔的称呼,但我不认为你是星星的孩子。你是我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是区分你和别人不同的标志,可是你和别的小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我祝愿你平安、健康,就像所有人都应平安健康。
别人发现生活的乐趣,你发现生活的颜色,你看到的色彩注定要比别人浓烈鲜艳。你看到的世界奇形怪状,他美丽且绚烂。
我懂你眼里的世界,我爱你眼里的世界。】
宣从南六岁便看妈妈画“感知”,将近六年,其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有宣从南参与。
因为妈妈总是会问他:“囝囝,你觉得这里应该是什么?”
所有的色彩宣从南不需要思考,张口即来。
调色时孟绯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