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四爷:“”这怎么说呢?“这就像是放在棋盘上,在下棋!杨广三征高句丽,结果是失败了。但是,这是不是也有效的消耗了高句丽的实力。”
是的!
“如果在他征伐高句丽之前,干掉了他。必是,中原打乱,逐鹿天下,高句丽会不会像是突厥一样,反向挥刀,直指中原?”
桐桐:“”回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四爷就摊手,就是这样的!这就叫做牵一发而动全身。他问说:“你能保证任何一拨势力心都是正的,不会勾结高句丽?”
不能!
四爷看她:“所以,这盘棋被你扒拉乱了,下一步怎么走?”
桐桐挠头:“既然要征高句丽”
嗯!
“那就征!这事本身没错,改变不了大战,那总能改变战争的结果,对吧?”
四爷心说:就知道你会这么想,你打从一开始就想这么干吧。
桐桐问他:“不行吗?”
也不是不行,只是不能轻敌:“第一次征伐,宇文述和于仲文领兵,九军共计三十余万人,结果呢?活着回来的不足三千。”
这个仗你怎么打,心里得有数。
桐桐对宇文述嗤之以鼻:“宇文述此次江都之行,宇文述就该死了。”他休想活着回到洛阳。
四爷只觉得规整的棋盘,被她抬手一划拉,就把这清晰的局势瞬间搅成一锅粥了
明天见
整理人:
u
22:08
[1493]隋唐风云(19)一更
隋唐风云(19)
桐桐每日里除了当值,便是有机会看到大隋朝廷制舆图。
打仗这个东西,那真是一将不成,累死三军。
对于隋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有两次叫桐桐印象最为深刻,也最是叫人一言难尽。
就像是隋文帝时征高句丽,高丽王高元出兵骚扰辽西,朝廷出兵征伐,此乃师出有名。但这边一出兵,那边高元就得到消息,然后马上派了使臣,前来谢罪,并自称是‘辽东粪土臣元’。
当时是隋文帝杨坚时期,杨坚觉得这人都自谦成这样了,自称是‘辽东的如同大粪一样的您的臣子高元’了,那就这样吧,罢兵!
于是,初次进军便半途而废,给了对方喘息之机!
到了隋炀帝时期呢,他要坚持亲征,亲自来指挥军队打仗。
经验这个东西,在战场上永远有用。有一场简单的渡河之战,不知道当时怎么勘探的地形,他们把渡河的桥梁架起来之后发现,距离河对岸还有一丈多远。
这一丈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士兵跳下去也能涉水过去。但那是攻城之战呀!时节又在三月,那可是东北之地的三月,河水里的冰才消融了。
将士们跳下去,涉水过河,身上的盔甲冷,衣服湿了更冷。穿在身上,重、湿、寒几重之下,再加上疲惫,对方又在以逸待劳,从地势上来说,属于居高临下的揍你,结果可想可知,过去一个杀一个,尤不退兵另想办法,以至于死伤过万。
还是这一次战役,时间推到五月。指挥战争的隋炀帝告诫军中将领:第一,各军将领不能暗中偷袭敌人;第二,只要攻击敌人,必须要三路并进,且能相互联系,要是有一方联系不到,即可退回,不可孤军深入,否则容易招致失败;第三,不管是进攻还是停战,都必须奏报请旨,不得擅自行动!
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进攻是凶猛的,对方招架不住,几次要求投降。但是将领不请旨不敢自作主张,得先派人回去奏报皇帝。
那边要求投降,这边去请旨,然后对方得以喘息,还可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