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时期做大的那些豪强,像是瓦岗,人家在中原腹地,产粮,能养起军队;像是窦建德,守着河北平原。还有杜伏威、辅公佑他们守着江淮平原。
便是李唐起事,也是迅速的占领了长安,守着关中平原。
无它,养军队需要粮食!不能产出,那便不能依托。
但是,桐桐没法直接跟人家说,咱要做好长期扎根的准备。她点了点脚下,“此地乃辽东城,此处为何不能暂时安家?”
来整愣了一下:“此处归属于高句丽!”咱压着高丽王,而后还停在高句丽的地盘上?
桐桐看他:“谁说此处是高句丽的?”
去翻翻《尚书大传》,上面记载的很清楚,当时殷商国亡,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箕子,‘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
“故而,此处乃我朝之疆域!殷商时期是,战国时期是,秦皇一统六国时是,而今是,以后也会是!王师伐之,乃是讨要失地”
三人:“”他们先彼此对视,然后都若有所思。
周法尚明白过来了:这是进可以和朝廷谈判,退可以固守。
何况,自家手里握着高元,高元若是不杀不释放,就可以是傀儡王。有傀儡在手,还怕不能统辖此地么?
一旦对此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他的意思是:要雄踞关外,虎视中原。
换言之,她是不是想代高元而立国?!
一旦想到此处,周法尚心中一激灵:这可真是小心谨慎,却也步步为营。
他马上道:“辽东城,可!”但他必须得提醒:“此乃四争之地!高句丽残余势力必然不肯罢休,而西北,尚有契丹势力盘踞。另外,奚族所栖息之奚地”此地虽未建国,然此地与突厥接壤,受突厥辖制,与毗邻突厥无异。可以说,除了临海之地安全之后,夹在夹缝里,存求一样艰难。
桐桐缓缓点头,“而今,只说三步之内的事,不能想十步之外。天下局势变迁之快,往往只在昼夜之间。就眼前言说,林某以为,选此地为最优。”
至于说以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走一步看一步。
四个人就此事再次达成一致!
那桐桐就再往具体的说,安抚了面前这三个人,统一了思想,规划了最合理的路径,具体操作上来说,就得考虑更多人的利益。
比如:每个将士这一次能分多少银子!若是在辽东安家,大家能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如果想用土地吸引这些将士,那大概是行不通的。隋朝可能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能灿烂一时,必是有优点的。
比如,隋朝推行的是自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像是每个隋朝的成年男丁,就可以分配到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露田,说的是专门种植谷物的田地。朝廷分给你露田,就是专门种植果腹的主粮的。
与露田有别的还有,桑田,麻田。顾名思义,桑田就只能种植桑,麻田就是专门种植麻的。
而永业田,就是可以世袭的,祖祖辈辈都归你们家,而且,这一部分田地是免课役的。
同时呢,女人也会分田地。当然了,女子没有永业田,只有露田四十亩,是男子的一半。
在这个时期,奴婢是有田地的,跟一半的农户分的是一样多。不过他们自己没有自由,那田产的收入自然就归主家所有。
所以,奴婢不仅本身是财产,他们自己还带着田地的。
为了怕圈养奴婢过量,对奴婢的数量有控制。亲王允许最多三百奴婢,一半的大户人家不能超过六十个。
而且,家里若是养牛,一个牛还给分六十亩露天,比女人分的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