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她还不信了,太子妃见到德妃还敢不见礼——这不是位份的问题,就凭皇上对德妃的宠爱,谁还敢对德妃有半分的不敬?
上官良娣真的不懂,德妃为什么要如此灭自己的威风。
“牛女史,德妃娘娘有没有什么话带给我?”上官良娣决定自己开口,不只是为了德妃,更是为了她自己。
一来她可以找到台阶,不用再跪在这里了:就借德妃的名义,看太子妃还敢不敢提什么规矩!
二来嘛,她也要让东宫所有的人都明白,在东宫中真正尊贵的的人不仅仅是太子妃,还有她上官良娣!
牛女史没有回头,依然对香兰说道:“只是不知道太子妃现在方便不方便?劳烦姑娘替我通禀一声——我也不是非要向太子妃请安,把东西交给姑娘也成。”
香兰知道东宫的事情很快就会传遍六宫,但是没有想到行动最快的人是德妃,而且还是这么一副请罪的模样。
她眨了一下眼睛:“姑姑还请少候,我去给姑姑通禀一声。”她说完看一眼上官良娣,却没有再开口直接转身走了。
牛女史这才转过身去,长长的吸了口气才看向上官良娣;她是跟着德妃进宫的人,原本就是上官家的侍女。
按着上官家的家规和家风,怎么会养了这么一位蠢的要命的姑娘来?她更不明白就是,如此蠢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把其送到宫里来。
上官家应该比谁都清楚,宫中妃嫔获罪向来不会只问罪一人,通常都会连累到宫外的家人。
牛女史看着上官良娣的眼睛:“娘娘真的有话带给良娣,请良娣正容。”
沈小小侧耳听着殿外的动静,因为殿内安静,又加上牛女史就在殿门外,所以牛女史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的传进了殿中。
“娘娘问良娣,可记得上官闺训第二十一条吗?记得就请良娣背诵出来。”牛女史的语气很平静,公事公办没有半点要循私的意思。
上官良娣愣了一下,但还是乖乖的背诵道:“敬长辈、长姐,遵从主母,凡事不可顶撞,凡言都要谨记心间。”
牛女史淡淡的道:“娘娘问良娣,上官闺训的四十六条还记的清楚吗,请良娣也背诵出来。”
“凡长辈、主母或是长姐有错,姐妹们都要私下好言相劝,相劝不听可请家中尊长相决。”上官良娣看着牛女史,眼中带着极大的不满——都入宫了还背什么闺训!
牛女史的声音严厉起来:“太子妃就是东宫的主母,太子妃就是你的尊长——不要说太子妃无错,就算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宫中是没有尊长,还要你一个小小的良娣出来说三道四!”
“已经错了一条,却不自知,以东宫良娣之位,不能成为东宫妃嫔之表率,不能引导东宫妃嫔改过自新,反而纠众污太子妃,你还不知罪?”
上官良娣一下子就傻了,看着牛女史不敢相信:“这不是姑母的话,这不可能是姑母的意思!”
牛女史痛心疾首:“上官家的闺训是德妃娘娘亲笔所书,为得就是让每一位姑娘明事理、知对错;却没有想到还是有良娣这样的上官姑娘,让娘娘极为失望。”
“娘娘说,良娣你但凡有三分改过之心,就一步一头叩回你的住处,等到太子大婚后,上书自请责罚!”
“娘娘深愧,不日就会上书皇后请求责罚,这几天德妃娘娘要面壁思过,请良娣再悔悟且请罪之前不要过去打扰了。”
上官良娣听完就像被雷击中了,脑子里乱轰轰的全是响声,但是却又什么都没有。
沈小小叹口气,也不得不说德妃娘娘实在是个贤良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护短,而且能自责——只是好的有些太过了,让她感觉不那么真实。
只要是人总有七情六欲,对于亲人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