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千里国土,如此功绩肯定会记入史册。
“殿下,”冯大人轻咳两声:“我们出发之时,殿下还未大婚;按我们的脚程来算,我们赶到之时,殿下距大婚理应还有月余的时间。”
“只是世事难料,我们刚进入大梁便知道了殿下大婚。臣,即时修书上奏了我们陛下。我们陛下是一心想要和大梁修好,所以依然保持初衷不变,命臣保护我们公主日夜赶来。”
他说完对着太子抱拳:“殿下,此事不只是因为太子英明神武,正是我们公主的良配,更是关系着两国亿万人民的福祉。”
一顶大帽子先扣上再说:你不答应?那你就是不为老百姓着想啊,就是不顾和魏国交恶,有可能和魏国开战,害的两国老百姓要陷入战祸啊。
一国太子不把百姓放在心中,还指望着朝中上下会拥戴他吗?这太子之位,怕是有些不稳当了。
使臣说完看向皇帝,撩衣跪倒:“陛下,我们陛下是诚意求亲,还望陛下三思。”
皇帝很为难。
他对三千里国土极为满意,能不发兵而屈人,那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人啊;想一想,他娶了一位女王就得到了一个国家。
但是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因为他归国还是得人家相助,在史册上不能为他增光添彩。
魏国的求婚就不同了,他们直接来求,献出国土三千里啊,肯定能让他被后人称许,也几乎可以断定不会再有人得此功绩。
只是人无信而不立:他的儿子已经迎娶了太子妃,就算魏国的条件再好,他也不能让儿子休妻再娶,更不能把太子妃贬了让太子再娶。
除了信字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太子妃可是他们大梁人;太子妃无错,为了一个魏国女人而休弃大梁女子,此事肯定会上他和太子都背上骂名。
难啊,这事儿太难了,皇帝是真正的左右为难;他不能拒绝魏国,可是也无法让太子妃让贤。
哪怕此时林大丞相主动提出来,太子妃也不能换成魏国的公主。可是,三千里啊,三千里——皇帝的心里就像猫抓一样的难受。
“陛下,”一个声音响起,就在使臣的身后;只听声音是辩不出男女的,但是看其穿着应该是个男人——就男人来说,他长的还真的很好:“魏国公主凰见过大梁国皇帝陛下。”
魏国的公主?!
一时间御书房里的众人都盯住了那人:他一直就跟在使臣之后,手里捧着一些东西,大家都把其当作了使臣的侍从。
虽然今天只是私会,魏国的国书不会在此时交上来,但是魏国皇帝的私信在此时交给大梁皇帝,却是再合适不过。
再有魏国妃嫔们送给大梁国皇后、妃嫔们的东西,此时交给大梁国皇帝也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