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太子说话的时候,除了父皇外其它人也不会打断。同样的道理,在我们大梁的百姓间也是如此——父言子不能打断。”
“想来魏国没有这样的礼仪,有所误会也是难免。冯大人如果不相信,尽可以使人在京城中打听一番,看我可有欺骗于你。”
冯大人的脸红了,他不能不红。
因为魏国的礼仪也是如此,上位者说话下位者是不能打断的;刚刚大梁太子忽然站起来说话,太子妃不便开口让凰公主跪着也没有什么不对。
沈小完亲自起身,虚抬双手做出搀扶的动作来:“公主殿下免礼,请起。”她说完还满含歉意的解释:“如果不是怕引起两国间的误会,从而让大梁和魏国交恶,我也就不会着急向冯大人解释我大梁的礼仪,而又让公主多跪了一会儿。”
她不说还好些,她点明后冯大人的脸都紫了,凰公主更是在眼中蓄满了泪水:她是气的,活生生气出来的眼泪。
太子过去扶了沈小小坐下:“你身子受损不要劳累,快快坐下;不然你病到,也是累父皇牵挂岂不是不孝?”
沈小小连忙应承着,在孝道的大义之下,她坐的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皇帝的眼角抽了抽,忽然感觉儿子太像一只狐狸了,至于儿媳妇嘛,他就不知道是狐狸还是本性就是如此。
如果当真是一对狐狸,嗯,他其余几个儿子也就不用再想东想西了;只是,他这个做父皇的也就有点危险了。
想到此处,他看向沈小小先关心了她几句,然后才把魏国公主求亲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不忘提及魏国公主的嫁妆,以及她的条件。
他深深的叹息:“我们大梁和魏国乃是当世的强国,多年来总是有些冲突,最苦的还是两国的将士以及百姓啊。”
“唉。”皇帝再次长叹:“朕日思夜想的,无非就是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要用什么天灾人祸。魏国的提议倒真是一件仁义之事,只是父皇颇有些为难。”
他看着沈小小一脸的真诚:“你和太子是朕的佳儿佳媳,朕哪里能忍心……”他摇摇头再次长叹:“可是,两国的百姓们盼了多久啊。”
沈小小听懂了,挟大义而要胁啊,就是让她开口说出体谅皇帝的话来,就是让她的口中说出人人希望的爱护百姓的话来。
她看一眼魏国公主,终于明白她那句“我也是太子妃”出自何处了;她不懂魏国为什么要如此嫁女,但是她却想到自己刚刚明白自己的心意。
沈小小看向太子,她回宫后认为自己和他有大把的时间,再加上皇帝相召,而她又太累了,并没有和他说上一句体己话,更不曾问他的心意如何,就冒出了一个公主殿下来。
“东宫,太挤了啊。”她轻轻叹息着,满脸的惋惜。
她可以不做太子妃,但是不能委屈自己,因为她知道自己对太子的心意:在她和他之间容不下另外的女子。
如果太子做不到,她可以离开;宁可伤心至死,也不能心碎至死。
皇帝的脸色微变,再次拿起参茶来,不再看沈小小了;他认为沈小小不识大体。
是的,就是不识大体。因为他和太子都看出魏国公主心怀异志,这样的女子他岂会真的容留她在宫中?
只要太子妃今天答应下来,梁国得到了那些天大的好处,然后他就可以安排除去魏国公主了:在他的皇宫中,要除去一个女子太容易了。
但是太子妃居然流露出拒绝之意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有试探他的意思,他就已经很不满了。
所有的人与事,都不能和大梁国的利益相提并论。更何况是一个可以随时更改的太子妃呢?就连太子,都不是不能换的!
冯大人终于找到机会了:“太子妃此话是何意?”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