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6章
    张然的心被深深震撼。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多的人——不只是因为苏灿的歌声,更因为那段关于爱、奉献和守候的故事。

    走在湖畔的栈道上,张然注意到一位藏族姑娘在不远处摆摊。

    她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摊位上摆满了一束束小花,每束花上都附着一张卡片。

    张然走过去,拿起一束花,低头看了看卡片上的字:“愿你心中的那朵花,不惧风雪,永远绽放。”

    “这是什么意思?”张然好奇地问。

    姑娘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的湖水:“那朵花,是勇儿留下的,也是大家心中的希望。”

    张然愣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苏灿描述的画面:那株纤细的高原小花,在风雪中顽强生长,哪怕只有一点点土壤,也要倔强地盛开。

    “你知道苏灿的《西海情歌》吧?”姑娘继续说道,“因为这首歌,青海湖变得不一样了。人们来这里,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心愿,希望找到答案,或者放下一些东西。”

    张然低头看着手中的花束,胸口涌起一阵暖意。

    他突然觉得,这趟旅行不仅是为了寻找青海湖的美景,更是为了寻找某种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东西——一种归属感,一种对生活与爱的重新定义。

    张然回到城市后,将旅行的照片和感悟整理成一篇文章,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他写道:

    “青海湖不只是风景,它是一首歌,一段故事,更是一片净土,这里承载着无数人的爱与守候,每一朵哈达、每一盏酥油灯,都是一个的故事。”

    文章迅速引发了热议,无数人留言:

    “青海湖已经成为一种象征。”

    “我也想去那里,把我的遗憾交给高原的风。”

    “这片湖泊装下了太多爱与承诺。”

    “......”

    仅仅几天时间,青海湖真的成了旅游圣地。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只是为了看那片蔚蓝的湖水,更是为了在这里,为爱祈愿,为梦守候。

    湖畔的木架上,挂满了更多的哈达,酥油灯的光芒如星河一般点亮夜空。

    而有人在风中轻声唱起那句:“还记得你答应过我,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歌声随风飘荡,传得很远很远,与这片土地的故事一起,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

    第504章

    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客厅里,一片温暖。

    老爷爷坐在摇椅上,膝上盖着厚厚的毛毯。

    他的孙女欢欢坐在旁边,拿着手机翻看短视频。

    忽然,一个低沉而深情的男声从手机里传出:“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了温柔......”

    “爷爷,你听过这首歌吗?”欢欢抬头问。

    老爷爷眉头微微一动,声音如一缕风吹过心底。

    他摇了摇头,却伸出手示意孙女将手机递给他,“这是谁唱的?”

    “苏灿,他在藏区电视台晚会上唱的《西海情歌》,特别火呢!”欢欢笑着答道。

    老爷爷的手在微微发抖,他小心地将手机贴近耳边,闭上眼,静静聆听着歌声。

    每一个音符似乎都穿透时光的隧道,将他拉回了那个遥远的、如梦一般的过去。

    那是五十年前,老爷爷还年轻的时候。

    他曾经参加过一项志愿支教的计划,离开了城市,来到遥远的藏区高原。

    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措姆,一个阳光开朗的藏族姑娘。

    措姆的笑容如同高原的阳光,明亮而温暖,驱散他初到高原时的孤独和不安。

    两人渐渐熟悉,措姆总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十五岁,音乐才子的失落简介 >三十五岁,音乐才子的失落目录 > 第17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