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的举动虽和往常不太一样,但众人关注点在于宋晚宁越俎代庖,无一人发觉他们的皇帝失了忆。
上书奏请皇后回后宫安心养胎的臣子一日比一日多,连内阁大臣们也看不下去,时不时将相关的折子递到宋晚宁面前。
实在没办法,只能还是对外宣称皇帝身子未愈,无法亲政,连上朝都只有她一人去。
但见过谢临渊的人并不信这套说辞,觉得是皇后专权,哄得皇帝将江山拱手相让,实乃亡国之兆。
人心便是如此,纵使之前宋晚宁再怎么为了朝政殚精竭虑,执政数月皆无疏漏,可当下未遂他们的意,原先的那些劳苦在他们眼中便烟消云散了。
不过好在有禁卫和兵权压着,那些生了异心的臣子也只敢在言语上给她找点麻烦,在执行政令上百般拖延,并不敢有其他动作。
宋晚宁的肚子一日日大了起来,对这些也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不知道,还是照常一个人上朝,一个人见大臣。
谢临渊记忆没恢复之前,她从不单独让他见任何外臣,但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
一日他心血来潮去御花园的池子里摘莲花,失足落了水,刚巧被巡查路过的殿前司都指挥使向明发现。
向明当即把人救了上来。
谢临渊随口说了一句:“多谢。”
第257章
请废中宫
若说这世上谁最了解谢临渊,除了宋晚宁这个发妻,当属向明和季洵。
一个是跟了他多年的直系下属,另一个是从小一起在军营里长大,又出生入死过多次的发小。
所以他当权后,把禁军交到向明手里,把宋晚宁的安危交到季洵手里。
此时此刻,短短的两个字便让向明起了疑心。
谢临渊这个人虽然姓谢,但从来不会对别人道谢,尤其是对下属。
随行太监一拥而上,把浑身湿透的谢临渊团团围住,手忙脚乱地就要离开。
向明眯起眼睛朝一行人的背影喊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谢临渊脚步下意识停了一下,但想起宋晚宁叮嘱过不要和不熟悉的人说话,便没有搭理,继续往前走。
大太监赔笑道:“向大人,若有要事还请去乾清宫回禀皇后娘娘吧。”
向明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远去,若有所思。
这件事自然传到了宋晚宁的耳朵里,她摸不准向明是什么心思,思来想去,第二日还是决定派人把他召来问一问。
从昨日午后起天就阴沉沉的,今日一早果然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向明到时,她正埋首于奏折中。
大门被推开的一瞬,带着寒意的秋风趁机钻入殿内,案上烛火猛地一晃,险些熄灭。
他走到御案前,单膝点地:“娘娘万安。”
“来人,赐座。”宋晚宁抬眸看了一眼,继续批着奏折,“向大人略坐坐,本宫先将这折子看完。”
“娘娘请便。”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宋晚宁才抬起头长舒一口气,扶着腰站起身,拿起一本奏折走向向明:“你看看这个。”
伸过来的手白皙干净,指甲修得极短。
上头并无一点装饰,莫说是后妃们爱戴的护甲,就是蔻丹也未曾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