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重启燕山防线
    面对这种极端的干旱天气,李靖也感觉非常心塞。

    要是崇祯皇帝说的是实话,那么就必须大幅度修改战略目标了。

    那么,陛下,臣建议先解决内部的问题,再解决外部的问题。

    简称,攘外必先安内!

    因为老百姓没有饭吃是一定会造反的!

    两线作战,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噩梦。

    陛下,您以为自己比唐太宗李世民如何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朕有自知之明,朕的能力简直比他差远了。

    见崇祯皇帝听的进去,李靖就松了一口气:陛下,您只要看看史书,就知道唐太宗李世民都在极力避免双线作战。

    如果农民造反一旦发生,外部入侵必将到来。

    在双线作战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合理分配已有的资源。

    臣以为,可以在满清入侵的时候采取守势,而将重点放在解决内部的农民造反上面。

    如今的关宁锦防线非常坚固,满清一时半会攻不下来。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被大明放弃的燕山防线。

    如果满清借道蒙古,跨越燕山,击破长城边墙,直扑北直隶而来,那么陛下的损失就太大了。

    崇祯皇帝高兴的点了点头,李靖就是李靖啊,凭借一大堆垃圾信息,居然真的分析出了满清借道蒙古入侵的可能。

    在历史上,满清就是这么干的。

    将军说的是,那朕应该怎么做呢崇祯皇帝开始虚心求教。

    李靖想了想,道:陛下,臣已经看了各地的奏报。

    您看,这个王在晋在代替熊廷弼主持辽东军务的时候,在山海关清点兵马。

    十余万人被他点成五万多人。

    这个就是在说,大明现在吃空饷太严重了。

    辽东诸军被他点的只剩下五万多人,看账面就知道反攻不了啊!

    后金军的人数都比辽军多了,辽军还能进攻

    而且他也坚持和臣一样的,少修堡垒将资源投入野战部队的思路。

    所以他在辽东经略的位子上没干多久,就被赶下台。

    新上来的是孙承宗这个大好人,辽兵又扩充到了十几万,城堡大工程一个接着一个,然后在满清入侵的时候全部放弃。

    根据奏报和战线,臣以为,这位王在晋是个懂军事大臣。

    辽东军队,确实可能只有五万多人。

    崇祯皇帝连连点头:那么朕要是任用此人,是不是就可以坚守住防线了

    李靖摇了摇头:如果陛下能任用此人,臣很难说能不能守住,但是肯定比那些希望在锦州之外修堡垒的人要强的多。

    陛下,我大明补给能力的极限,就是锦州城。

    像很多人提到的大凌河城堡,在臣看来完全就是胡来。

    因为关外明军只有五万多人,本来就处于兵力的劣势。

    再加上缺乏战马和历来弊病,根本无法在大规模野战中取胜。

    野战打不赢,修大凌河城堡就是在送人头。

    而臣建议陛下设立的,就是燕山到山海关防线。

    考虑到辽东军队能够坚守关宁锦防线就已经到极限了,他们也无力防守燕山防线。

    所以臣的办法就是,从即将爆发旱灾的关中地区大规模招兵,组建陛下的关中军团。

    陛下,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好的兵源产地之一。

    如果能够征募到大量的关中士兵,而且陛下授予臣全权,给予充足的粮饷和物资。

    那么只需两年的时间,就足以训练出大量守备部队,牢牢的将满清挡在燕山---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之外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周平林慕雪结局及分析简介 >周平林慕雪结局及分析目录 > 第二十一章 重启燕山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