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也是在这个时候,风言风语传的愈演愈烈。
皇帝为了服众和安稳民心,传我入宫自证清白。
那时,皇帝是要我证明并非故意推了顾倩儿。
可无论我怎么哀求西林,她都不肯见我。
后来我不顾刚小产的身子,冒着大雨跪在她府门前。
她却只传出来一句话:夫人自求多福吧,莫要再牵连旁人了。
呵,明明是她设计陷害了我,却还怪我牵连了她。
可今生我没有推顾倩儿,她还是要把我再带向前世那条路,不死不休了。
也罢,今日一过,我便不会再有一丝怜悯,更不会手下留情了。
备车,进宫。
我在桃红的搀扶下起身,穿戴整齐,进了宫。
跟我料想的并无二致,西林散播的那套谣言,就是我上山学武,身子不清白了。
你身为南阳侯夫人,传言都快把朕的皇宫给掀了,你却不急着辩白,
莫非传言都是真的你少时便已......
皇帝自知失言,握拳掩嘴,以轻咳缓解尴尬。
回陛下,清者自清,这世上传言甚多,若每个人都执着于此,便什么都干不了了。
我挺直脊梁,不卑不亢,本就不是我的错,我何须恐惧。
话虽如此,可南阳侯是朕的肱骨大臣,你不怕,朕还担心御史会参他。
你若证不了此事,朕只有弃车保帅,不能让你毁了南阳侯。
这和前世不太一样,看来皇帝是想让我自裁,以保侯爷。
话音刚落,他就伸手要内监宣旨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进来一声:且慢!
07
国师,您怎么来了
皇帝和皇后齐齐起身,走向门口,迎接来人。
老身若再不来,徒儿就要被你们冤死了。
拄着龙头拐杖,穿着一品女官服饰,头发花白的老人,走到了我面前。
感谢师父相救,册子您带了吗
这位女国师就是我五岁时拜的师父,那时她早已荣休,不在朝中任职。
可她仍然心怀家国,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女孩,教她们习武识字。
我虽是京中贵女,可父亲希望我能跟着国师学些本领,便把我送上了山。
一直到我及笄那年,才将我接回了家中。
所以京城并无人知晓我的师父是谁,更不知道我只有师姐妹,从无师兄弟。
喏,皇帝,这是老身的徒儿名册,你看看可有男子
我师父辅助了三朝皇帝,忠心耿耿,却未嫁人生子,毫无私念。
所以这三任帝王皆对她恭敬有加。
皇帝讪笑的接过了名册,翻了几页却猛地顿住了。
这......这怎么还有安宁的名字
回陛下的话,臣妇那次恰巧救了宫外遇险的安宁公主,公主随我上了山,也拜了师。
皇后一听这话,拿过册子看了,脸色有些灰暗。
女子遇险,免不了会有衣衫破损或哪里受伤的情况,这传出去便是有辱名节的事。
何况那还是皇后嫡女,一国公主,要是让别有用心的人传了出去,更是有损我朝皇室颜面。
上辈子,我就是顾虑到安宁公主的身份,才未替自己辩白,却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可今生,我早早的便给师父去了信,也暗中知会了安宁公主,她们都会替我争取到最大的助益。
皇帝无力的挥挥手,让我回去,说他要再斟酌斟酌。
我原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第二日便迎来了圣旨。
桃红将安胎药端到我面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