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实过,旧渠渠首确实无法再直接连通黄河河岸,冒然挖掘定会引发决堤之祸,狄雍所选沙洲一带乃距离旧渠最近的一处渠首选择。”
永昌帝:“既然如此,就把修渠一事交给狄献吧,你再从工部挑两个堪用的协助他。”
严纶领旨,狄献跪地叩首谢恩。
永昌帝摆摆手,继续这场宴席。
康王、庆王互相看了一眼,康王自认没有答错,庆王则觉得他考虑地也算周全,倒是父皇,光听狄献一番慷慨陈词就把几十万两的工事交给一个恐怕连三百两银子都没经手过的寒门同进士,是不是欠妥了?
【作者有话说】
来啦,100个小红包,二更争取在晚八前见!
115
115
◎心宽体胖◎
永昌帝当着一众官员以及新科进士们的面定了狄献去修丰延渠,
那么这事便不会再更改,工部这边只需要再挑选两个合适的辅官并筹备劳役征召、木料等采伐运输、银两核算事宜,户部那边更简单,
直接按照工部提供的账目给银子就行,毕竟工部已经得了永昌帝的旨意。
吏部倒是可以再举荐几个官员参与此事。
当日黄昏,
庆王就去探望他的外祖父吏部尚书沈世彦了。
“父皇是不是喝多了,怎么那么轻信一个老知县的儿子。”
左右无人,
庆王低声抱怨起来。
年近六旬的沈世彦眼皮一跳,放下茶碗,
劝谏道:“王爷不能说这话,哪怕只有王爷一人,
王爷也只能把这样的牢骚放在心里。”
庆王淡笑,
早已习惯了外祖父的谨慎,
只说狄献这个人:“他真有才,就不会才考个同进士。”
沈世彦叹口气:“皇上在宴上询问两位王爷对修渠的看法,康王那话说了等于没说,王爷倒是肯定了要修渠,提议派人去勘察也是对的,可王爷不该轻视狄家父子,
尤其是当着那么多才刚刚金榜题名的进士们的面,要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从知县做起,
外面更有五六千落选的举人们,此事一旦传出去,让天下学子如何看王爷?”
庆王抿了抿唇,
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可他一个亲王,
从小被宰相尚书们敬着,
让他如何高看民间才刚刚考上来尚未展现过真才实学的同进士?
沈世彦:“虚怀若谷是美德,
恃才傲物便是不足了,王爷当记住今日的失言,多效仿皇上的礼贤下士。”
庆王听劝的,喝口茶,问:“几十万两的工事,您老要不要为父皇举荐几个副官?”
沈世彦看着自己的外孙,摸着胡子提点道:“王爷,皇上年迈,这几年正是挑选储君的关键时刻,康王才能平庸且无主见,王爷只要做好分内之事便得了七成胜算,说得太多做得太多,反倒容易变成画蛇添足。”
庆王:“外祖父的意思是,我只管等着就行?”
沈世彦:“是,一边等,一边多看多学,学大臣们如何处理公务,学皇上如何统御文武百官。您与康王的才干性情皇上早就了然于胸,迟迟不定太子,说明皇上对你们二人都不够满意,王爷还年轻,只要改了曾经的浮躁稳重下来,皇上会看见的。”
庆王若有所思。
.
三月二十二,吏部这边铨选二三甲进士时,兵部对一千八百多个武举人的外场武试也结束了。
本朝的武科举春闱分为外场武试、内场文试,先考武试,评为优等、上等、中等的武举人方可参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