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慢平复呼吸,直到他眼中的天地恢复正常颜色。
可当直起身来时,他眼前浮现出的,仍是乐无涯从闻人约怀里接过无蝶花时兴冲冲的样子。
他那么欢喜,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四海楼兴致勃勃对着粉蒸肉准备动筷子的乐无涯,忽然倒抽一口冷气。
闻人约忙问:“怎么了?”
乐无涯低头看着自己的右手,只觉骨节隐隐作痛。
他屈伸了一下手指,忧心忡忡起来。
该不会是前世的病也要一起跟过来吧?
可前世该疼的是胸口啊。
眼见对面闻人约比自己还要担忧,乐无涯便装出了轻松模样,自我吹嘘道:“该不会是最近太用功了吧?”
然而,闻人约是听不出他的玩笑的。
他是真觉得乐无涯勤奋用功。
于是,闻人约乖巧地夹了一筷子粉蒸肉到他碗里:“你莫动了,歇歇手,要布菜叫我就是。”
乐无涯刁滑惯了,眼看着有人肯伺候自己,自是要卖乖,当真叫他从头投喂自己到尾。
闻人约十分耐心,因为觉得他实在可怜,腰都饿细成了一捻。
待吃饱喝足,二人返回衙门。
到了衙前,有一辆马车正停在那里,有两个风尘仆仆的人正在同衙役交涉些什么。
衙役见乐无涯回转,忙上前道:“太爷,有人找。”
乐无涯抬眼看去。
那二人都是生脸,主事的是个看上去挺利索的妇人,约莫三十来岁,胳膊腿儿浑圆结实,身旁跟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二人有些连相,看样子像是兄妹。
二人中,显是那妇人主事。
她一步上前,一开口就透着股简洁利落:“大人,我们打桐庐来。听说大人想种茶花?”
她手中握着乐无涯写给他们的信。
乐无涯一点头:“是啊。二位远道而来,里面请吧。”
妇人爽朗道:“不忙。我们县主让我见了太爷,先问一句,她从未见过您,也从未到过南亭,不知道您为何会找上她?”
“闻人明恪,小小县令耳,县主不知,也是合情合理。”乐无涯展开扇子,微微一笑,“可天下谁人不知戚氏女?”
[33]亲眷(二)
乐无涯初次看到戚氏之名,是在大理寺等待钩决的死刑犯名册上。
案卷上写道,戚氏女,年二十二,桐庐人氏,世传花匠。其母刘氏寡居多年,与当地县吏冀天材媾和通奸,请为妾室,冀不许。其母忿忿不平,在家触柱而亡。
戚氏女心怀怨愤,阴潜于道,于白日持斧斗杀冀天材。
众人皆见,证据确凿,拟判斩刑。
案卷自桐庐一路递至上京时,方入盛夏。
乐无涯切了西瓜,和同僚分食。
他看见“持斧斗杀”四字,又着意看了看她的年龄,与同僚商议:“你们觉得如何?”
几名同僚饮茶的饮茶,摇扇的摇扇,吃瓜的吃瓜,并不直言。
只有一人含混答说:“杀伤县吏,按例当斩。”
乐无涯心知肚明,这几位同僚为何作此反应。
桐庐乃江州管辖。
此地的总督黄子英,字公瑎,乃当今皇上的心腹之臣,在皇上还居东宫之时,便尽心辅佐。
他正当权势煊赫、如日中天,既是他治下的案子,多一事总不如少一事的好。
其中,有两三双视线暗暗盯着乐无涯,窥伺着他的反应。
有人发问:“乐大人,您觉得此案有什么问题?”
他们都与黄子英交好。
谁都知道,乐无涯最近颇得陛下青眼,这位新贵想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