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眼前人望着匾额出神,察觉有人前来,垂下眼睛,正是一双水汪汪的多情桃花眼。
元子晋自从身入父亲曾经的管辖之地,便自觉主动地端起了架子,生怕跌了父亲的份儿。
尽管如此,他还是少年心性,见了颇具南地之风的屋顶脊兽,难免好奇,便摇着扇子,前来研究。
眼见有人从府衙内走出,元子晋也不怯场,啪的伸手合上了扇面,坦荡地直视来人。
我元家人,自是应有此气度。
尽管觉得此人颇为稚嫩,不似官场中人,但有了僮仆的通禀在先,又见此人如此不加掩饰地站在衙门正门口,卫逸仙不敢怠慢,便提着官服下摆,快步下阶,纳头便拜。
陡受如此大礼,饶是有心端一端架子的元子晋也不免被吓了一大跳,猛地往旁边一蹦:“哎哎哎,你干什么?!”
卫逸仙面上表情一僵,立时知道自己犯了错。
他马上立起身来,向旁侧看去
此时,有云蔽空,将日头强烈的光芒柔化,掸落在了不远处一人的身上。
那人正扯着一匹驴子体型的小马,一边连拽带拖地把它往前牵,一边同它讲道理。
卫逸仙定睛望去,却只能看见他攀在马嚼子上的一只手,以及一侧被日光映得半透明的耳朵。
似是察觉到了前方气氛的凝滞,那人扭过头来。
他的仪态与“庄重体面”四字全不沾边,袖子挽过了手肘,额上还带着被阳光晒出的薄汗,将一缕松散开来的卷发粘在额头上。
面对着一干从府衙中鱼贯而出的官员,乐无涯毫不拘束,爽朗一笑:“对不住,各位,马不听话,这就来了。”
这倒不是乐无涯故意要给卫逸仙下马威瞧。
华容年纪小,不擅骑马,因此这一路上,矮小又性子软和的小黄马就归了他骑。
但大抵是因为南方水草丰茂的缘故,小黄马自从入了南地,胃口大开,饭量大增,经常吃得忘情。
华容拉它不动,骂它不走,只能干等着它吃饱了,才能和它一道出发。
在走到府衙附近时,乐无涯才发现小黄马又和华容一起不见了踪影。
华容人生地不熟,小黄马又是个倔驴脾气,只肯听乐无涯的,乐无涯怕把人给弄丢了,只得回头去逮马。
没想到一眼没看见,元子晋就跑到最前头,去研究府衙门口的脊兽去了。
好在卫逸仙老成得很,这么一桩尴尬的误会,只叫他的面色变幻了一瞬。
他一摆袖,重新堆上了若无其事的浅笑,揖手道:“可是闻人知府?”
乐无涯一点头:“正是。”
卫逸仙利索下拜:“卑职桐州府同知卫逸仙,拜见知府大人!”
乐无涯以这般闲散无状的模样,笑吟吟地负手望向这一干官服严整的大人们。
随在乐无涯身后的诸位随从呆立原地,眼见此景,心中震撼难言,恍如隔世。
尤其是衙役何青松与杨徵。
过去,他们二人曾亲眼见过闻人太爷赴南亭上任,那叫一个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他们都受了孙县丞的指使,不许他们出迎,他们又实在好奇,便偷偷结伴跑去看他们新上任的小太爷是个什么模样。
当时,太爷只有一人一马,立在偌大的县衙门前,看一眼“南亭县衙”的匾额,又望一眼拄着梃杖、假意打瞌睡的守门衙役,目色中有迷惘,有不安,却也别有一番青涩的坚定。
谁想,不过短短两年光景,颇受欺凌的太爷便成了知府老爷。
他们立于太爷身后,跟他受了这一礼,不由得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待卫逸仙带着官员们三三两两地立起身来,乐无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