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这事是远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的,因此他只需要模棱两可地说些实话便可。
比如钱知府落水那日,正是牧嘉志特意叮嘱他速归,有紧急公文要签发,钱知府急于返回桐州,才在半路出了事。
有些时候,真话比假话更能叫人浮想联翩。
訾永寿失踪一事,牵涉了许多细枝末节,只要有一处对照不上,待到公堂之上,他自然要露破绽!
到那时,就算从卫府搜出地契房契来,卫逸仙相信,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必能有一辩之力。
郑邈心中亦是存疑,拒用桐州人马,只用按察使司的人不动声色地守住卫府内侧的院门围墙,将卫府中人分批关押起来。
在街坊四邻看来,卫同知家中仍是一片风平浪静,和往日一模一样。
郑邈进入卫府,查探情况。
据发现了訾永寿的捕快所言,他们路过此处时,发现这井上盖了块木板,且井的方位并无异常,颇合风水,便以为是家里吃水用的井,打开瞧了一眼,才发现是枯井。
这井上窄下宽,呈漏斗状,看上去并无太大异常。
捕快问道,这井既然荒废干涸,为何不填上?
引路的卫府管家忙解释道,说桐州一带的人都颇迷信,讲究个“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就算水井枯竭,也不会轻易填埋,生怕断了一府财源,坏了风水运道。
在管家说话时,从井深之处,忽然传来了细微的、类似动物的气喘声。
卫府管家受卫逸仙调教多年,察知到情势不对后,忙作不觉,笑道:“诸位大人,这边请。”
捕快们不肯走:“井里什么声音?”
“什么声音?”卫府管家强自笑道,“许是忽然进了风吧。人说古井有鬼哭,其实大抵都是风声”
谁想,他不辩还好,这一辩,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阳光照不见的井深之处,传来了清晰的、宛如鬼泣的绵长呜咽声。
郑邈亲自下了趟井,发现这井下确实别有乾坤。
看样子,訾永寿是被困到了井侧的漏斗位置,自上往下看去,他正位于视线死角,倘若不下井查看,单是掀开井盖,压根儿看不见这下面藏了个大活人。
井中水源枯竭许久,因此井里还算干燥。
訾永寿刚被救上去,郑邈便得信赶来,因此井里的其他证物还没有来得及统一收拾起来,封存入库。
井中一角铺着些稻草,其上余温尚存,想必訾永寿被发现时就是躺在这里的。
在稻草不远处,摆着一只水盆,里面有些清水,水盆边缘有灰尘和水垢,显然是用过一段时日的。
角落里摆着痰盂,供他便溺所用。
訾永寿仿佛真的被关在这里很久了。
待郑邈从水井上来,汪承又言简意赅地向他报告了訾永寿被发现时的境况。
“他身上不着寸缕,手脚被铐子束着,嘴巴被一块布勒着,人已快虚透了。”
“手上可有铐痕?”
“铐痕极深,青紫纵横,非一日所成。”
“肤色如何?”
“苍白浮肿。”
“是否畏光?”
“是。卑职得信后赶来,下令将他拉出。见光时,他身蜷眼闭,甚是恐慌。我叫人用黑布蒙了他的眼睛,再把他拉上来的。”
郑邈:“以你之见,如何?”
汪承据实以答:“訾主簿确实是被囚禁日久。至于其他,卑职不敢妄断。”
郑邈沉默片刻,又问:“訾永寿此人,如何?”
郑邈着人去搜各家官吏的门户的同时,也变相地探听了訾主簿的风评。
众官吏给出的答案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