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7章
度兵权,

    如今又已知与胡人勾结,若其举兵,

    战火或许会燃遍半个北国。

    但事情也不是坏得一塌糊涂。

    赵王年迈,旧年又曾犯了喘疾,

    其四子,

    嫡长子意外坠马身亡;次子因“忤逆”被关押;三子懦弱无能,

    不预军事;四子为其宠妾所出,甚得宠爱便是如今不知道藏在哪里的李棫。

    河东诸部到底是朝廷军队,

    与赵王关系不是铁板一块,北都附近还有朝廷的雁门、关内两军,

    若擒得李棫,乱赵王心神,

    另离间其与所节度诸部的关系,稳住河朔三镇,

    大军与雁门军、关内军三面合围,

    克敌倒也不难。

    诸臣商议克敌策略,

    颇有些众志成城的意思。若是别个原因,

    朝中保不齐有主和派,但这是谋逆弑君案,即便再不主张域内用兵的,此时也断然不敢说出个“和”字。大家只琢磨着如何把赵王摁死李棫在这点儿上倒颇为通透,每年给京中亲贵大臣送的礼是没什么用的。

    政一议就是半夜,策略有了,兵马调动、人事安排也有了大架子,更细的则要等明日了几位相公都不年轻,这样熬,实在熬不住。

    仗下议政散时已经过了子时,再有那么两个时辰又该上朝了。皇帝体恤老臣,要让几位老相公在侧殿休息,老臣们到底与林晏等几个年轻官员一同去皇城官署值宿的地方歇了。

    行在宫城甬路上,林晏在李相身侧,迈台阶时偶尔搀扶一下,李悦重重地握一下他的手背,两人互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日,朝堂上又是一番震动。

    但这些与沈韶光关系不大,她一个酒肆老板娘,一个刑事案件事发酒肆的老板娘,除了要配合官府调查,就是收拾自己店里的残局。

    看看被砸坏的桌案屏风,满地的破碎瓷器,还有被砸伤了胳膊的跑堂,沈韶光苦笑,只能安慰自己,好赖不管是自己的人还有无辜食客们都没有大伤亡,尤其士子们,人家过两天还要考试呢。

    沈韶光又觉得,这件事对自己的酒肆实在是个打击,之前设计要承“千秋百代”的祝鼎宴出师不利,八成是夭折了别的不说,不吉利啊,心理阴影啊,明年谁还愿意参加?

    邵杰却不觉得:“这是救驾之功啊。你昨日就该告诉我,若告诉我,我定要留在这里的。”一副热血样子。

    有之前挟持的事情在,林晏本不让沈韶光昨日在东市酒肆出现,但是沈韶光觉得这事自己一直在掺和,作为老板若不出现,怕会引对方怀疑,但还是掐着点儿提前离开了。临走,本着能挽救一个是一个的心理,沈韶光叫上了邵杰,只说有重要的事相商。

    事后邵杰知道了,只能扼腕。

    事实证明,邵杰不是少数人。

    见沈记开了门,店主、管事、跑堂、庖厨并些别的仆役在里里外外地收拾,又有京兆的衙差在,便有昨日的客人来打听。赵王的事已经传遍了全城,作为“适逢其会”者,开始有些懵,后来有些怕,等事情过了,禁军搜捕、满城热议的时候,不少士子竟然兴奋起来。

    他们就站在这一片破乱的酒肆中,站在这昨日的事发地,分析赵王的狼子野心和下一步的计划,讨论北都附近诸军分布,讨论若朝廷征讨,谁可为将,讨论更具体的战略战策。满满以天下为先的书生意气,为苍生立命,为君父解忧。

    说至激昂处,便有人呼,拿笔墨来,要当场写征讨檄书。

    也有人呼,拿酒来,大有一会儿摔了碗,便“投酒从戎”的意思。

    沈记酒肆的小娘子也是妙人,要笔墨给笔墨,要酒水给酒水,关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tiu38br8e9d677简介 >tiu38br8e9d677目录 > 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