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胡诌诈言劝赭面
一夜安生,无事发生。
次日天明,在李祁蕤带领下沿日月山向南而行,踏上前往大非川的路途,计划翻越积石山。
说起来大非川这个地方,你们应该都很熟悉吧
反正都是走路,还是走山路,费时间无聊的很,骑马时相顾无言,徒步牵马时到能聊天解闷,聊会儿天时间过得会很快。
洒家听乡中丈人学究说起过,唐将薛礼兵败之所在。唐军败后吐蕃势大难制,更陷安西都护府及吐谷浑旧地,直到黑齿常之、王孝杰时才被遏制。
李祁蕤牵马扭头,眸光诧异看向韩世忠,你泼韩五现在还是个小卒子吧,这么早就开始储备知识,备战太尉节度使了蛮有野心的嘛。
韩世忠说道:李娘子可是好奇洒家怎会晓得此事皆赖那群大头巾……
不,我不好奇。
韩世忠被噎得半晌没说话,会不会聊天啊!
鲁达突然开口:李娘子,若自大非川向南,翻积石山,俺们吃什么
李祁蕤一怔,对呀,吃什么
黄河九曲地的丘陵草原不提,总归是有野生动物做口粮,可到积石山以后呢要是没有记错,积石山以南就是著名的横断山脉了,高山峡谷纵横,道路极度困难,各种易守难攻的埋骨风水宝地。茶马古道走这条路就是在玩命,哪怕是有明清两朝对高原驿道的开发,大小金川时也把干小四整得欲仙欲死。更别说唐蕃战争吐蕃动了多少兵,南诏吐蕃战争吐蕃又出了多少兵。现在可没有清朝时,遍地土司能提供补给啊!
该死的怎么把这茬忘了,果然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李祁蕤想了又想:鲁达言之有理,不翻积石山了,沿积石山向西,走星宿川通天河,翻唐古拉神山,路上带你们去可可西里草原猎羊吃!
现在是十二世纪初,中古时期,猎几只羚羊填饱肚子,没人管我吧。
管我就赏你一枝箭!
更订路线,再无遗漏,大踏步的往南走上高原。但当真进入高原区后,李祁蕤的步伐慢下来,尝尝一天走不了十里地,倒是常猎羊和抓土拨鼠。不为别的,给身体熟悉适应高海拔区域的时间,否则没有氧气罐,猝然进入高原区缺氧,会死人的。
慢慢来,慢慢的熟悉高原区,等身体熟悉高海拔了,鲁达他们也都没有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失眠乏力、胸闷恶心、呼吸困难、心慌呕吐等等症状了,再把速度提上去,急不得。
一个多月后,李祁蕤一行慢慢悠悠注重健康的来到星宿川一带,这里连带附近是盆地地形,就仿佛地面垮陷下去一样。水草虽不丰美,但围着扎陵湖和鄂陵湖总归是片草场,零零散散有些牧民骑着马儿放牧牛羊,已经能看到藏牦牛了,应该都是吐蕃人。说起来这两湖又叫柏海,据说南面山口和北面大非川那边都有驿站,吐蕃赞普留下的驿站,吐蕃大军下山征战河湟的必备路线,就是不知道还剩下什么。
反正李祁蕤走大非川时,她什么都没见到。
若问消息是打哪来的,当然是吐蕃老乡提供的了。成规模的游牧部落无论大部小部李祁蕤都不敢招惹,但幸运的遇到一伙盗马贼,不晓得是羌是胡,反正十来个人,分一分你一个我一个就都解决了,韩鲁都是万人敌。得到不少食物和一些替换的马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生存物资。
史载吐蕃人无论男女‘以赭涂面为好’,这倒不是多尔衮的留发不留头的野蛮陋俗,而是出于生存环境恶劣进而演变出的无奈。青藏高原日照太特么强烈了,高原紫外线太特么充足了,古代没有防晒霜,没有太阳镜,类似遮阳帽的帽子可能有,但光凭帽子顶鸟用。为此只好用涂料涂抹在脸上,涂料的成分不清楚,但却是防晒护脸的东西,甚至是唯一的。
当然了,等到后面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