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余漫漫,王诗雨,龚墨,王建强四人压根没必要参与,午饭后就麻溜地上工去了。
而留下来的老知青们,这会子一肚子怨气,不上工就没工分吗?
工分同粮食挂钩,半天的粮食够吃两三顿了,就因着新来的知青给耽误了。
新来的六个知青家庭条件各异,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睡床,睡床!
而且是自己睡一张床,只有两位是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一张床。
这一来好家伙,一进门一个大通炕,每个炕上睡六个人,不说人挤人人贴人,就这六个人一个屋,半点隐私都没有。
无法接受的新知青们炸毛了!
最开始老知青还是能理解的,谁都这样经历过,当初的老知青们也很好说话,也仅限于很好说话开导了几句,不至于现在这样耽误了半天工。
大队长焦大柱同他们沟通了近一个小时,最后还是老知青们过意不去,提出他们自行解决,原定也就两个小时,结果,时光匆匆,一下子一下午快过去了。
他们看来屁大点事,就是说不通。
目前是来自新知青们最后的倔强!
老知青们仅存的修养了!
滴答滴答……
时间的转轮在转动,时针和秒针在跳动。
没有谁能一忍再忍了!
老知青中脾气较为火爆的汪洋受不了了,暴躁道:
“爱住住,不住拉倒崩跟着扯犊子,想独立空间啊,像大队上申请自己掏腰包,同余漫漫,龚墨他们那样去后院自己单独建房子!
想怎么住怎么,自己还能开小灶,建他们那样的独立小三间零零总总包括家具80块左右差不离了。”
一听80块,六人顿时打退堂鼓了。
他们当中条件最好的那位刘志琴爸爸,妈妈是厂子里的双职工,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有80块。
还要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再养活他们姊妹六人,根本剩不下,临走给了她家里全部存款也就60多块钱。
无疑是一笔巨款了!
80简直是天价!
看着他们六人表情,老知青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女知青中惯做和事佬的李雅出来调停:
“好啦,你们新来的一时不适应,从城市到乡村,由独立空间到集体生活确实需要适应。
不管来自五湖四海哪里,既然相聚在这里,为了祖国发展做建设,那么就是亲如一家的姐妹,锅勺都有相碰的!
我们就彼此理解下,你们几个赶路定然是累了!
先好好归整一下,休息休息,晚餐大家集体做饭,好了叫你们,对了你们的粮食还没领,饭后我陪你们去大队上领。
新来的知青,大队上都会先发20斤粮,用之后的工分抵扣,我们吃饭都是统一放一起的,就一套锅具,想要自己单独做的要是有工业票可以自己买。
对了,知青点菜园的菜是一起的,吃可以自己摘,不过需要大家轮流浇灌,除草,去虫……
搞卫生也是一起轮着来,不懂的,需要帮助的随时找我们,聚在一起就是缘分,理应互帮互助!”
不得不说李雅的一番话,让本来暗潮汹涌、剑拔弩张的氛围得到了缓和!
至于其他人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依旧不痛快,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新来的知青别无选择,也只能尽量让自己适者生存了。
这里面怨气最大的莫过于孟尽然,许芷柔了!
一个自视过高,心里更坚定要将目标锁定在焦娇身上,从而让自己下乡的生活变的轻松便利一些。
另一个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男人们的怜爱!
就像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