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激起了千层浪,一时间众志成城,全部投身到知识的海洋,高中学习材料成了最炙手可热的东西。
有些家里有关系的人,早几个月听到了风声,提前下手,东拼西凑的搞到了一套完整的高中教材和练习资料。
现在通过各大媒体和下到各乡镇生产大队得知的人,下手显然晚了很多,临时抱佛脚,之前拥有学习资料只得背着人偷偷摸摸学习的人,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转到明面上。
同时,这极少的一拨人手握教材和资料成了所有人萦绕和巴结的对象,这个时代的人非常淳朴,拥有极高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并不会藏私,也不存在见不得谁好的情况,一起备考反倒劲头满满。
一份资料很多人抄写传阅,都十分爱惜,一圈下来没有任何的损伤。
再说到焦娇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这一消息下来,最先坐不住的是知青点的众人,他们终于,终于有了向前的动力,纷纷找焦父请假,为的是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这一情况,焦父是有所预料的,可几乎所有知青都来找他请假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如果都批了,正值秋收收尾接下来又是要去交粮分粮,这一年,他们前进生产大队有了两台拖拉机,全是由两个男知青来开的,要是批了假,会造成太多的不便利。
经过焦父慎重考虑和同所有知青沟通后决定,可以排开,每人批半天的假期,其中的关系也细说明,知青们无可奈何只能同意,决定将休息的时间全部利用起来。
这也导致了接下来直到秋收结束,每个知青每天都顶着一个大大的黑眼圈上工干活,精力全用在了读书上,干起农活来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男知青们之前大部分还能赚满工分,现在嘛,五六个工分成了常态,女知青更不用说,假不能请,找了几回焦父,让她给安排工分少些轻巧些的活。
到这关键时刻,他们已不在乎赚多少工分,换多少粮了,家庭条件好些的都给邮寄来粮和钱票,全力支持他们考大学、回城。
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在乡下吃苦,当然这不代表他们没有爱国情怀。前提是,他们是父母,是平平凡凡的老百姓,心很小,首先装的是子女和自己的小家。
焦父通过观察几天来的上工情况,只得捏着鼻子同意,他自己家的就在每天学习,看着花骨朵一样的她们自然多了几分宽容。
焦父不知道的是,焦娇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将所有的高中知识,高考的重点吃得透透的,之所以当着焦父、焦母他们的面做出一副刻苦读书的样子,是为了给自己考一个省状元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
天天灵泉水可不是白喝的,焦娇现在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所过的知识进入脑海会再次渗透,直到彻底的融会贯通,完全变为自己的知识。
她其实在认真的是蒋老给她和空间中医学相关的知识,当然还有她个人感兴趣的计算机,机械类,服装类的,学这些完全是为了今后支持事业用的!
第208章
备战高考,冲向考场
这些书她没有拿到明面上,跟随蒋老学习这么长时间里,她对医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所讲述的知识同外公祖传下来的医术又有着一些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焦娇慢慢将两者融汇,现在的她所拥有的医术和医学知识,放眼全国怕很少有人企及。
蒋老和庞爷爷,乔奶奶早在一个月前也得到了平定反乱回了京都,临走前拉着她的手那个叫不舍,要不是现在不能随处走动,去哪里都要靠介绍信,三个老人家都准备把她直接打包走了。
送走了朝夕相处如同自己爷爷,奶奶的人,焦娇好些天都非常不适应,谁知道还没等她从不舍离别的情绪中走出来,她家五哥给了他好大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