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李元振隐隐看到这种眼神,提心吊胆,竖着耳朵等候他的吩咐,内心比黄连还苦,决定等皇帝心情稍为轻松,便再度苦求叫个太医看看。
虽然说看太医可能也没有什么用,李元振是亲眼看见几个御医相继秃顶的。可是除了求医和求神,李元振还能怎么办?他心中甚是凄苦,忍不住追忆往昔。
他是自小净身进宫的,宫外的经历已经全然不记得,只记得从小太监做起,没少吃苦,直到十岁的时候被当时的皇后看中,拨进太子东宫,自此后一步步时来运转。因为书读得好,又够聪明,李元振渐渐得了太子的青眼,侍奉他至今。
起先一切都很好,直到太子渐渐通人事,按宫中规矩有了几个服侍的宫人,这点不同便显露出来。起先,皇后只以为是太子过度重欲,心中颇为诧异,不许太子沉迷美色,之后李元振等人便发现,太子气血过于旺盛,精满则溢,一日不发泄则于性情有碍,一时间竟没有办法。
太子自幼颖悟,文武兼备,才能出众,又是先帝唯一的嫡子,小小年纪便被立储,从来都是众人交口夸赞的稳重与威仪端正,本性并不是好色到昏了头的样子,却一日日控制不住自己,若不能得到满足,便会焦躁难安,心神动摇。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其实也不算什么。好色对男人不过是风流,不算恶名,若是早早成婚,多几个内宠的事变可以遮掩过去,早日生下子嗣也没什么不好。可是太子太容易起意,纵情后又会悔恨交加,极力想要控制自己,情绪始终徘徊在不能满足的亢奋,焦躁,饥渴,以及满足后的悔恨,抵触,低落中,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与其说是重欲,不若说是被欲望控制,正因察觉到这一点,太子也深知纵欲根本无用,因此并不同意当年皇后给他筹备亲事的建议,甚至对美色越发不愿亲近,直到忍无可忍。这些年来,太医是看了一箩筐,却没有谁能够解决皇帝的这个病症。
且此事说来不过是小节,却渐渐改变了皇帝的心志脾性,消息虽然被捂得死死的,但事到如今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不过是他们不想知道,于是装聋作哑而已。
若能用广纳宫嫔来解决,那么这不过是小事,毕竟如今外头也有传言,说皇帝是汉武的性情,“不可一日无妇人”,好色荒淫,性情残暴。要李元振来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皇帝多几个美人算什么!
可美人根本无用啊!
或者说,就没有美人能让皇帝忘掉被床榻间那点事左右的愤怒,从而长久获宠。李元振深深叹了一口气,觉得林美人大概是废了。原先虽然得宠了几日,可是和从前的那些开了又谢的美人一样,侍奉的虽然好,但皇帝仍旧厌弃的很快。
这不是林美人的过错,只是他没有那个运道,皇帝不愿再见他。
李元振动了心思,抽空去了一趟后苑,回来后又跪求皇帝再召太医看看:“说不定,说不定他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呢,长此以往下去,陛下怎么受得了!奴婢是为陛下担忧,实在不能坐视……”
终究是身边侍奉多年,忠诚不二的奴婢,皇帝虽然满心烦闷,也根本不相信御医能有什么办法,但还是允了。李元振是松了一口气,欣喜的叫人传信,御医就觉得这是晴天霹雳,如丧考妣地入宫,心如死灰地诊脉,按部就班地建议,皇帝还是要适量地宠幸后宫。
都是些废话,皇帝根本不想听,瓷枕被摔得碎片四溅:“无用的废物!来人——拉下去,杖责二十,夺职赶走!”
御医不敢说话,被拖出门外才连哭带嚎地惨叫起来。二十杖不好受,但比起来当初几个怎么都说不出有用的话的御医的下场,能自此远离宫廷,也还是值得的。
皇帝终于大发雷霆,李元振也迅速下跪请罪。皇帝真是恨不得捏死他,却到底没有那么生气,扶着额半躺在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