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为自己的婚礼准备。这桩婚事兰生更新虽然是从小定下,但因双方接连的守孝,和种种原因的拖延,一直到瑞香年逾二十才能完婚,因此万太太看着瑞香换好衣服端坐着等待花轿,趁空絮絮叨叨的时候,眼里虽然有不舍的泪水,也还是充满松了一口气的庆幸的。
王家和万家一样,都是省城里颇有几分体面的人家,打前朝那会儿就是名门望族,先后出了好几个一品二品的大员,也因此置下大片的良田,城里许多的商铺。祖上虽然风光显赫,但自从民国后,两家在瑞香祖父那辈上就不可避免地开始衰弱。新政府里没有自己的人,也挤不进去,跟不上潮流时代,又遭遇了几次战乱灾祸,家底儿不免的开始急剧消耗。
也因此两家的连接更为紧密,瑞香的婚事就是其中的证明。只是随着时代的浪潮一波一波打过来,乱世的灾难一次又一次经历,就连养在深闺的瑞香也明显感受到时代的变化,自家地位的今不如昔。
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本地自古就是产粮重地,富庶繁华,自然免不得被乱兵占来占去,反复糟蹋。万家是本地士绅的代表,每回换了个什么大帅,督军的上台,总要被拉去当做归顺的代表,亦免不了赞襄军政,共度时艰,哪一回不要割舍大笔钱财粮草,甚或连铺子房产也被征用?
这十几年过下来,万家的日子每况愈下,从前的体面舒适是自不可能维持的,如今每房里也只有两三个妈妈,四五个良莠不齐的下人可堪使用,瑞香虽然自幼颇得宠爱看重,如今也不过贴身一个丫头传话跑腿,做些活计罢了。他还记得自己年幼的时候,家里是何等规矩严正,内外分明,上下都有一股矜持贵气。
日子过得再差,瑞香也是很读过几年书的,上的都是专门的教会学校,上到高中毕业才回家待嫁。他生得出色,谈吐教养举止都很过得去,王太太始终很满意。这两年未婚夫谋了个省政府里的职位,瑞香却因守孝耽误了几年,王太太看到他的时候态度便有几分动摇。
现如今的时代虽然变化极大,但像是王家和万家这种家风严谨,家谱可以追溯到前朝开创时候的人家来说,一切变了,却又没变。虽然隐隐觉得瑞香有些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但到底退婚对男方也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再说人人都说瑞香生得好,未婚夫慕少艾,也不同意退婚。
万太太自从瑞香婚事受阻,就着意打听未来女婿的行径,也曾经为一些风流传闻而含蓄敲打过王太太一两次。只是对方终究只是流连风月,并没有生出孩子,纳妾或者蓄养外室,万家除了表示表示不满,又能如何呢?
这桩婚事如此坎坷,万太太也不是没有后悔过,甚至私下垂泪,对瑞香抱怨,早知道就不要订什么娃娃亲,长大后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却没有了后悔的机会!
如今社会上虽然不少离婚的女子和双性,也照样可以出门做事养活自己,或者再找人嫁了,可是以万家的门风,王家的处事,注定不能和“外头”一样。
就像是瑞香虽然在洋学堂学会了弹钢琴,唱歌,外文话,也样样都颇有兴趣,拿得起放得下,可王家太太满意的原因却不过是认为这样的媳妇最能理解照顾儿子,教养好子女。万家也不能允许瑞香抛头露面地出去做事。
由于早早定亲的缘故,瑞香只在小时候见到未婚夫多一些,张大了点他就不得不避嫌,偶尔见上一面,也不能抬头细看,更不好多说什么,每次都只有匆匆一瞥。在他的印象里,对方只是一张模糊的年轻面容。
要和一个几乎陌生的人过一辈子,瑞香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但突如其来就闹着退婚,且在许多人眼里都是毫无理由的退婚,瑞香也没有法子。他既不盼望这场婚姻,也就对婚礼只有疲惫和磨人的感想。
待到鼓乐吹吹打打地围着花轿来到家中,瑞香眼里才落下第一行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