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工,人口众多。要不是有这点家底,我娘这样漂亮又有出身的女人,他们也不敢接纳。成婚每两年,我娘生下了我,我四五岁的时候,我爹得了伤寒而死。家里只剩下两个寡妇带着我,族人们虽多,却有不少想吃绝户的,污蔑我娘偷汉子,我不是我爹的种。他们以为我娘是软柿子,好拿捏,却没想到她一个人能走过逃难路,不是什么善茬。我娘守住了家业,把我抚养成人……”
他的眼中流露出怀念的神色,显得很温柔:“我娘熟读诗书,我小的时候给我启蒙,她能默写四书五经,对我的教养也很严苛。我奶奶也是被她折服,家里的大权都交给了她。可惜后来……又打了仗,只要是乱世,谁也别想过日子。田地被践踏了,收成都被抢走,当兵的过来要粮要钱,谁也经营不下去那么一个家。我越是长大,家里的境况反而越差。后来我娘送走了我奶奶,守着我过日子,我十五岁时,她积劳成疾,一病而死。我再也没有家了,那些叔伯亲戚们都想接我过去照顾,看上了我们家的青砖大瓦房。我想寄人篱下也没什么意思,就干脆离家闯荡,最后投军。”
说到最后,他看了瑞香一眼,瑞香立刻理解,大概就是离家闯荡的时候,这人见过自己一面,还顺走了自己身上的东西。
不知为什么,瑞香忽然觉得他把偷说成借用,多年来念念不忘,终于回来找自己,非要娶自己的行为很有道理。
季凛没详细说军中打拼的事,一句略过:“现如今我是发达了,只可惜没机会孝顺老父老母,就算是修个再豪华的祠堂,拿金丝楠木做灵位,又有什么用呢?我是真羡慕你啊,父母都在,也是真心疼你,以后有空,想回家就回。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他没有表现得多伤心,瑞香却有点坐不住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轻声道:“你、你外婆家说不定还有人,找到他们照顾照顾,也算是为母亲尽孝了。”
一个孝顺的人,一个为了没有机会孝顺父母而感到遗憾痛惜,甚至愿意为此而体贴别人的骨肉亲情的人,多少让瑞香愿意了解,也愿意安慰。
季凛道:“我早就叫人去找了,只是这些年乱的够呛,还没有结果。唉……过些日子我要回家修祖坟,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
做人儿媳妇,确实也有这个责任。瑞香无论愿意与否,都没有什么理由拒绝。只是想起方才季凛对修祠堂的不屑一顾,他忍不住问:“那要修个祠堂么?”
大多数人富贵之后,都难免惠及亲族,光宗耀祖。
季凛看了他一眼,板着脸道:“自然是要修的,还得修个最大的,最好的!让他们看看,当初欺负挤兑我们娘俩,现在这好处我宁愿给死人,也不给活人!”
这就多少是赌气话了,瑞香抿了抿嘴,什么都没说。反正不关他的事,他也不想说什么。
翠莲端了托盘进来,似乎害怕打断什么,还没进门就脆生生道:“面来啦!”
虽然是只要了一碗面,但厨师老郑也不啥,给季凛也上了一碗,搭配的小菜有泡黄瓜,大头菜,卤牛肉什么的,很丰盛。瑞香本来就哭饿了,闻到香气顿时饥肠辘辘,拿起筷子的速度是成婚后最快的。
季凛拿过自己那碗面,筷子一挑就发现汤多面少,还多放了两片肉,心道老郑确实会来事。在万家吃过酒席,还真是差这么一碗热乎乎的汤面溜溜缝。
两人头对头地吃面,瑞香忽然注意到一些从前没怎么在意的细节。季凛的举止并不粗鲁,用餐的习惯也很好,大口吃饭,但干净舒心,细看处处都是他娘教养的功劳,就连说话,季凛也是言之有物,时常流露出他这个身份不该有的文化程度。
他忽然问道:“你从小被教授四书五经,怎么平时说话时……”
这还真不好形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