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8章
    这里所谓的‘惨’其实也是对比出来的,正如夏彭捷说的,要对比那些红红火火的毛纺织作坊——其实都不必对比最主流、能成为许多城市支柱产业的毛纺织业,对比新兴的棉纺织业,那都是多有不如的!

    自从本土种植起了不少棉花,棉布也备受体面人青睐后,棉纺织发展可是很快的。

    在这一点上,阿乌尼奥似乎格外有发言权,因为这就是一座纺织业相当发达的城市!不仅仅毛纺织的基础深厚,出产优质的毛呢布料。棉纺织也发展不俗,如今纺织行会里,棉纺织业从业者都独立出去了!

    这样看起来,阿乌尼奥会成为瓦松第一个发展丝织业的城市,也不是没理由的。这座城的纺织业传统深厚,毛纺织、棉纺织都卷得飞起。这种情况下,一些纺织商人求变,转向还是一片蓝海的丝织业,更像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当然,阿乌尼奥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功不可没就是了——阿乌尼奥地处瓦松南部,不比布鲁多算是个区域性‘十字路口’,它算是‘三岔路口’吧。北上可以进入瓦松腹地,东边则是罗兰西,西边还通伊比利亚。

    这不是地形上单纯的相对位置,而是真的有繁忙的商道这样走的!而如果南下不远的港口城市马萨利亚,就能走海路连通罗兰西和伊比利亚半岛。算下来是具有海陆双重属性的三岔口!

    这样的地理位置条件,让阿乌尼奥很容易进口原料,也很容易出售货物。脑子活络的人想到去搞丝织业,也很难说不是见多识广的前提下,自然就想到了。而且真要说的话,当初能搞到罗兰西的二手丝织机也是因为有商路通着,不然真当谁都能有这个门路么?

    就这样,在夏彭捷等丝织业商人不需要做什么准备,路易莎又讲究效率的情况下,递话的第二天路易莎就去了夏彭捷的丝织工坊。

    说实话,看到丝织工坊的路易莎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但看到现实情况还是觉得有些失望——她此前参观过普罗万最大的毛纺织作坊,普罗万的毛纺织业也是出名的,然而就是这样,普罗万的毛纺织工坊在路易莎看来也太小了!

    几十张织机而已...虽然当时毛纺织工坊的工坊主也给路易莎解释过,他们工坊还和不少织工有合作。那些织工有自己的纺织机,都是由工坊供给原料,在家纺织,然后由工坊计件收购的。但是,路易莎还是觉得‘小’!

    知名的纺织之都普罗万,最大的纺织工坊,就这,就这!?这一年能有多少产量?总是不由自主对比后世大工厂生产的路易莎,看到量少而慢吞吞的织机,就容易这样着急。再然后才想起来,这是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呢!

    所以工业革命才是伟大的,流水一样淌出大量纺织品的工厂,完全改变了旧世界的生产力水平!

    之前路易莎为普罗万的毛纺织工坊失望,现在丝织工坊这边却是连普罗万的毛纺织工坊都远远比不上了。阿乌尼奥最大的丝织工坊,也应该是瓦松最大的丝织工坊,总共也只有二十来台织机。而且路易莎很容易想到,丝织工坊应该没有像毛纺织工坊那样,和在家工作的织工合作。

    因为丝织太‘小众’了,小众到只有夏彭捷这样有资本的商人才能引进、生产,普通工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丝织织机,不懂丝织的技术。这样一来,个体户织工就没有生长的土壤了,只能是成为了夏彭捷这样丝织商人的雇工,才能接触、学习丝织。

    路易莎仔细看了看织工是如何织布的,那些从东方进口来的一束束生丝,或许是经过了纺纱女的加工,反正工坊里看到的都是成品纱线了,可以直接用来织绸——其实仔细看也没什么用,纱线没什么特别的,木制为主的织机也看不出什么特别来。

    路易莎作为华夏人,虽然是对丝绸有很深的感情和亲近感,但她对丝绸纺织的部分不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世纪女领主简介 >中世纪女领主目录 > 第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