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8章
看到这些纺线女的艰难生活,这像是一下推了她一把,让她意识到了一件事:难道她不碰这个,普通人的生活就很好了吗?

    而且如果她小心一些‘打样’,尽自己所能做出规范,其实是可以带来好处的同时,又尽力降低坏处影响的吧?

    毕竟她现在也是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走势的人了,她应该对自己有一些信心,或者说,对封建社会的‘权力’有一些信心。

    这样想着的路易莎终于放下了一些包袱,能够开始考虑怎么涉足纺织业,而不是碰不碰纺织业了——最初的决定下了之后,原本混沌的思绪,似乎一下就清晰了。说起来好像人就是这样的,在犹豫做不做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设想。但在决定要做,只用想怎么做时,一切就简单了很多。

    首先,路易莎就想到了要搞飞梭。原因也很简单,在不改动此时各类织机基本形态,也无法用到蒸汽机的情况下,飞梭就是短时间内最能提高织布效率的东西了。

    所谓‘飞梭’,其本体相对普通梭子差别并不大,飞梭的不同在飞梭之外增设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滑轨,另一个是滑轨两端的弹簧。

    增加这两个装置之前,织布人是在经线之间扔梭子,使纬线能够穿过去,从而织布的。因为这个原理,现在织幅宽比较大的布,织机也得宽,甚至得两个人操作。不然的话,就是这边左手梭子扔过去了,那边一个人的右手够不到,还得挪过去从右向左扔梭子,效率就太低了。

    有了这两个装置之后,可以采用脚踏式机械结构,让飞梭沿滑轨从一边弹到另一边。这样,除非是纺织中有一些故障,需要理线什么的,不然都不用动手的。而且这还能让布料幅宽进一步加大的同时,让操作织机的人从两个减少到一个。

    让布料幅宽加大,这其实也是纺织业一直以来的追求。毕竟对裁缝来说,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幅宽不够,这才要‘缝合’增加宽度的——幅宽过宽可以剪,可过窄就很难搞了。

    如果不是要追求幅宽,何必要做现在这种主流的两人纺织机呢?像过去一样,一个人操作窄幅纺织机不就行了么?

    所以飞梭确实是个好发明,增加了效率、减少了人工,是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更妙的是,这也会刺激更多的纱线需求,从而让纱线进一步供不应求。那种时候,纱线涨价,让纺线女获益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但仔细想了一下,路易莎又觉得不行。因为这样一来,原来用两个人的织布机只用一个人了,必然会有大量的织布工会下岗——就算那时织机可能增多,也不能翻倍,甚至因为织布速度加快,说不定织机数量还会减少呢!所以飞梭一出,织布工肯定会大量失业。

    路易莎觉得纺线女们生计艰难,但要为了纺线女们日子好过一些,就一次砸了织布工的饭碗么?而且,从现实一些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个糟糕的选择。因为织布工失业,对路易莎这样的领主来说,可比纺线女们生计艰难要麻烦多了!

    纺线女们的生计一直是很艰难的,而且封建社会,女性大多不是家庭的支柱,单身且自己养活自己的女性终究是少数。她们纺线收益不高,很大程度上也是和这个事实互为因果的——因为这个事实,女性才可能承受比男性更低的报酬。而又是因为收入更低,女性无法成为家庭支柱才越成为坚不可摧的现实!

    总之,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继续如此,领地内也是‘稳定’的。而对于统治者来说,稳定压倒一切!

    可要是让城市里的织布工大量失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些织布工基本是全职的,而且是作为家庭支柱的男性,再加上他们都是市民,生活成本比农63*00

    民更高,生产资料比农民更欠缺。换个说法,就是无产阶级属性更强......

    让农民失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世纪女领主简介 >中世纪女领主目录 > 第9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