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纪尧姆这个人有一点很好,他的严格要求只是对自己的,而不会因为自己怎样就要求别人也怎样。从这一点来说,他的确当得起原书之中‘骑士典范’的评价,真正符合后世人想象的‘骑士典范’就应该是这样的——虽说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文学印象里的骑士和现实中存在的骑士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所谓的‘骑士典范’也只能说是美好想象而已。
纪尧姆是这样的性格,或许也有他向来‘务实’的原因吧。真正务实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所谓要求,尤其是严格要求,那就只能是自己对自己的。不然的话,绝大多数时候结果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总之,纪尧姆成为王太子开始,大家就慢慢对西敏公爵换了风口,认为不管他有没有本领,至少运气是足够好。而靠着这运气,至少他这一系,在他手上是不会败了。
等到纪尧姆真正继位,紧接着西敏公爵夫人也火速被任命为王后的宫廷女总管,大家更不会怀疑他家要发达了——而现在,关于西敏公爵的任命也下来了,他被纪尧姆任命为了内务总管,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命。
王国重要的职位就那么些,内务总管绝对算是其中之一。
内务总管最初是负责保管王室服装,并辅佐起居、规定礼仪的官职,有一段时间,这个官职上的官员还会负责一部分王室财产的保管和收支。而发展到现在,这个职位的职能就要单纯清晰多了,就专门负责礼仪相关事务。
这个华夏人一看就懂,‘礼部’嘛,名义上居于六部之首,是最清贵的。但真等到实际上,大家还是喜欢去吏部当官,吏部尚书甚至有‘天官’的说法。再不行,次之也是户部、工部。前者权位并不下于吏部,油水也丰富,后者则是单纯油水第一。据说不管之前清水衙门呆了多少年,一任工部的官儿下来,也立刻就肥了。
至于礼部,真不见得比刑部强,只能说多数时候有兵部在,不至于垫底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专门负责礼仪的最高长官,那肯定是贵不可言的。人家礼部尚书向往吏部天官的威风或许是真的,可等而下之的官员,遇上了礼部尚书,还不是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
再者,中世纪的‘内务总管’,肯定和华夏的礼部尚书不同。中世纪王国的朝廷根本就没有形成华夏那种庞大的、有规制的文官系统,具体来说,中世纪的所谓‘中央官职’、各种‘大臣’,倒更像是华夏汉晋时期有开府之权的将军们开的幕府。
幕府中的官员确实也对应一些实务,但他们最重要的身份还是将军的属官、幕僚、顾问。
除了个别官职,多数官职其实就是一个说法,他们到底有多少权力,还是得看‘关系’,和‘顶头上司’的关系。
从这方面来说,纪尧姆和西敏公爵的私人关系绝对没得说。不只是两个人私交好,关键是西敏公爵还是纪尧姆的堂弟,他还是宗室子弟——君主继位之后,只要不是傻瓜,都是要交好宗室的。即使宗室中有敌人,也应该是拉一派打一派。
如果连宗室也排斥
,君不见晋国旧事?秦朝旧事?晋国对宗室打压到底,结果就是公族凋零,卿大夫养大之后都没有节制他们的人手。至于秦朝,有胡亥那样的奇形种,一上位就要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绝了的,也是少见。
不能说没有这样做,秦朝就不会二世而亡,还能有宗室力挽狂澜,但多少还有那样的可能性。历史上,宗室再造山河的例子又不是没有。
‘宗室’这种存在,其实就像是现代人有些排斥的亲戚。亲戚多了,对很多原子化的现代人更多是烦恼,因为那意味着指手画脚的人多了,而且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繁文缛节、交际往来,特别烦心。但在古典社会,不,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亲戚多也是有好处的。需要帮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