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虽然是这年头少见的对婚姻没兴趣的女人,但她依旧和普通女人一样爱美,会喜欢漂亮布料做的衣服。
“就我所知是可以的,但到底能不能,还得实验才知道。”路易莎谨慎地说。这不只是因为她习惯说话不说满,更是因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确实是说不准的,她也不能说一定能在中世纪复刻所知的现代理论,即使这已经是相对很简单的东西了。
当然,这事儿八成把握她还是有的,而一旦成功,这种用锡盐做媒染剂的胭脂虫染就能成为她筹备的染坊的招牌——靛蓝和套染绿色都很好,但都太‘平民化’了,这年头要打响招牌、真正赚大钱,还真就只能是针对贵族的商品,这时生产力和消费能力一起决定的。
第206章
找出适合做胭脂虫染的锡盐媒染剂并不算很难(当然,也可能是运……
找出适合做胭脂虫染的锡盐媒染剂并不算很难(当然,
也可能是运气好吧),总之吩咐下去之后不到半个月就有了结果。锡盐找了出来,而用这种锡盐做媒染剂染出来的红布,
和过去的胭脂虫红布对比,颜色的确更正。
从路易莎的角度来说,
倒不一定新的这种更美,
些许的不同带来两种红色,
品味起来是各有美感的。尤其是见惯了现代缤纷多样的化学染料出的布料后,各种古代天然染料出的颜色或许没有那么鲜亮,却会觉得更显高级呢!
当然,在此时的人们眼中,
‘高级感’是不存在的,大多数人都追求鲜艳,
越鲜艳越好!
“...经过洗涤了,颜色真的牢固了很多呢!”一个侍女试着洗过了锡盐做媒染剂染出的红布,
很惊喜地说道。
虽说红布做的外衣,
其实很少有洗涤的时候,但也不是说完全不洗——这种衣服基本是穿一穿,
然后拍拍灰就收起来。哪怕不小心染了污渍,也是局部清洗,
尽量都不过水。毕竟是天然织物,
加上天然染料染的,只是洗涤一次,
那种‘旧感’都会出现。
这方面华夏和国外是一样的,
像是《红楼梦》里描绘古代豪门,
经常会形容女眷穿的衣服,家里陈设的纺织品,
用‘半新不旧’之类的字眼。这可不是豪门大户没钱,又或者故意节俭,而是古代纺织品就是这样的,只要洗个两次,就会呈现出半新不旧的状态。
“这样就完全合格了...殿下是打算在拉尼开办染坊吗?”海莲娜走过来说道,她并没有看那侍女手中洗过晾干的红布,她可比其他人更早见到这个——实验媒染剂就是她监督完成的,她甚至比路易莎知道的更早、更多。
路易莎点点头,但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一间染坊而已,即使规模会大了些,产出会多了些,对有大多数人来说都算一桩重要资产,其开办也不能轻视...对她也实在不算什么。
实际上,她对这家染坊的定位有些像当初在特鲁瓦时开办的肥皂厂。以此时常见的作坊来说,规模确实够大,可那也只是为整个产业打个样而已。
她现在主理着拉尼城的一切,那里名义上的领主还是巴尔扎克伯爵,实际却已经完全由她打理了。
早前她为拉尼城带去过‘福利’,改造拉尼城既带来了工作,又真实地改善了拉尼城居民的生活环境,现下已然在拉尼城有了声望和信任——虽然知道那种统治者视领地为私产的思想要不得,但路易莎本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更多是想好好建设,而不是随意压榨,所以就无所谓了。
就是出于这种好好建设私产的‘狭隘思想’,路易莎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