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2章
有财力的,也会跟着学。

    “这次船队去东方,一路上买卖,还算比较顺利,

    只因为风浪损失了一条船,还有船上的人和货。最初采购本地货物的成本,

    甚至还没抵达远东时就回本,船上依旧满满的货是纯赚。毕竟,

    一路上停靠港口可做了多次交易...等到了远东的‘契丹’,

    脱手了那些货,包括最初还剩的部分肥皂、香膏、镜子等等,

    只是去这一遭,利润就有5、6倍了。”

    吉娜大致算了算海贸的账,

    忍不住啧啧称奇。

    “还有回来这一趟呢?在东方采购了那么多东西,

    又是一路买卖...现在只有最后一批商品,包括殿下看重的瓷器,

    还等着卖了。而哪怕不算这部分,

    这趟远东航行,

    也有十万镑以上的赚头了吧?”博福特伯爵夫人跟着说道。

    超过十万镑的收益这很惊人,不过这也算意料之中了。这年头海贸风险巨大,

    远程海贸就更是这样了(比大航海时代安全一些,毕竟那时候是远洋航行,一路都没什么补给停靠的,不像现在基本是沿陆地通航,可即使如此,风险也很大了),如果不是财帛动人心,大家也不会做这个了。

    再者说了,十万镑对普通贵族,甚至布鲁多伯爵那样的大诸侯,或许是很多。可对王室,还是瓦松这样强大王国的王室,就没那么多了,两年才完成的一次贸易,收益也没有在年收入上占压倒性数字——以现代人的眼光,一个人力占比不高项目,收入却占国家收入这么高,已经很惊人了,但在封建社会,这却不是什么稀奇事。

    封建社会的经济模式就决定了,财源可能是单一而极端的。日常的农牧业只能维持多数国民生存(这方面收到的税,用在维持治理都不够),真正要暴富,让经营一个国家有钱可赚,得单开项目。华夏如盐税,西方如海贸,都可以是经济支柱,真正让统治者有钱可花。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趟才这么些钱,而且还是航程顺利才有的结果,其实也不怎么样——这也是没办法了,如今的东西方商道归阿拉伯人在近东控制,大头都被他们赚了。瓦松王室这边能组织起一个船队,都算是瓦松一直和阿拉伯人维持良好关系的结果了。

    基本上,贩卖到东方去的货物,都是在瓦松南部港口装船。航行到中东,然后要经过一段陆路运输,抵达阿拉伯人的港口,这才能开始远东之旅。这时候,一般会卖一些欧洲的本土奢侈品,也会采购一些阿拉伯的好东西......

    等到船队回来,其实也是一样的,先在阿拉伯人的地盘发卖掉大部分货物。接手这些货物的不见得都是阿拉伯人,也有很多特意等在那边进货的欧洲人。做船队的不见得都有销售网络,所以与其承担后续陆路运输的成本和风险,不如就在那边落袋为安了。

    不过也有例外,一些体积小而价值大的奢侈品,又或者确定有销售渠道的特定商品,船队还是会用牲口运输到地中海装船送到欧洲本土的。而就是这些商品,其实在登岸后,在港口城市也卖了一部分了。

    现在等着卖的一些商品,除了路易莎有心推出的瓷器,其实量非常少——不过那些基本就不是走量的商品!之所以要一路艰难运输到西岱,就是因为那些商品轻巧,运输不费什么功夫,同时真就是只有贵族,还不是普通贵族能买!

    而整个瓦松,有钱贵族最多的城市就是西岱了。

    所以别看这些商品不多,价值却可能非常惊人。因此路易莎预估,如果瓷器推广顺利,再加上这些奢侈品,这一趟的赚头达到二十万镑的级别,倒也不是不可能——有这笔钱在手,路易莎和纪尧姆的手头一下就能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世纪女领主简介 >中世纪女领主目录 > 第1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