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意,也没个帮手啊。”
“嗨…人工贵,能省则省。家里俩小孩,现在都在外面打拼。我家那口子不是干厨房的料,拿个焊枪倒是灵巧,揉面切菜就像要了他的命。他每天就骑个车去走街串巷,给人修家电,这是他的手艺。这么些年,也有些老主顾,能赚几个钱。但主要还是靠我这店面维持家里。”
“也挺好,挺好。”
“好啥呀,都是辛苦钱。”
“您这好歹有间铺子,要是推个餐车卖早点,那刮风下雨可受罪了。”
“那是受罪,每天早上,就我们铺子前面,不就有早点摊子嘛。每天出摊不容易,尤其下雨天,都得淋个透。”
“没有遮雨棚啊?”
“有,但要是下得大了,也没办法完全遮住不是?”
“说的是,您和那摊子熟吗?”
“熟,那必须熟。都是老熟人了。”
“流动的早点摊子,也在这里很久了?”
“别的……不敢说,但是我们家对面的早点摊子,在这儿卖早点起码也有15、16年了。不过,老板换了。以前是刘大姐,现在是她的徒弟。这么多年了,就卖鸡蛋灌饼,手艺倒是一脉相承。”
“您确定有十五六年了?就在您家店铺门口,位置从来没变过?”张志毅再确认。
“那可不?唉?您打听这个做什么?”
“嗨,瞎问问,我是电视台美食节目的编导,我就喜欢走街串巷,探店。而且我正有做老店、老摊子的想法。”张志毅道。
“呦!原来是电视台的人啊!那您可得来我们二条巷,这儿全是好吃的。二条巷生意好啊,这两年连老远的人都跑来吃饭。”
“哈哈,您可真热心,街面上的老板都得感谢您了。”
“都是以前电机厂的老邻居,能不互相照顾嘛。只要是在咱这做生意的,咱都得照顾。”
“老邻居啊,那您说的那位刘大姐还住在这儿?”
“哟,那没有。原来是住这儿的,现在听说是女儿出息了,搬去和女儿住了。”
张志毅点点头,没再往下问,笑着道了声谢,和郦学明辞别了饼店老板。
二人走到街角,张志毅长舒一口气,拿出手机低头发消息。郦学明点燃了烟,手指微微颤抖。
“嗡嗡”,正在附近小区里瞎转悠等消息的陆念文,口袋里的手机突然振动。她掏出来一看,瞬即抬头,又惊又喜地看着身旁的许云白道:
“找到了!”
作者有话说:
昨天有不少小伙伴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推理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案件全貌,赞一个!你们都是名侦探。这章领略一下老刑警的问话艺术。
第十章
“聊案子。”“没问题。”
时间倒转回一刻钟前。
陆念文和许云白一组,缓步走进了附近的居住区。这里都是些六层的小灰楼,建成起码20多年,遗留着上世纪的筒子楼风格,在如今看来,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许云白依旧不爱说话的样子,亦步亦趋地安静跟在陆念文身侧,眸光打量着小区里的景象。
陆念文实在不习惯这样的沉默气氛,于是想了个话题,开口道:
“你平时运动吗?”
许云白顿了顿,应道:“跑步算吗?我只要不加班,就基本每天五公里,维持基础的体能。”
“五公里成绩怎么样?”陆念文问。
“没有很精准地测过,一般在30分钟左右,只是慢跑而已。”许云白淡淡道。
“我们警校出来的,对五公里真的都有心理阴影。”陆念文自嘲一笑。
许云白点头表示理解,她不是警校生,是研究生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