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置信的王土,用他刚学会的字不太熟练的在网上搜索起来,点击确定之后冒出来一堆关于刺绣的信息,虽然字认得的还不多,但是好在有很多图片。
图片有团扇,屏风,褂裙,壁画等各种各样的刺绣成品,下面还有标价,这些阿拉伯数字,王土早就认识了,李大爷带他买菜最先教他的就是这些阿拉伯数字,后面那个符号就是这个国家的钱币。
价格有高有低,高的有一万多,低的也要几十,王土看着看着脑袋瓜就滴溜滴溜转起啦,最便宜的也要几十块钱,他们村会绣工的人很多,平时都是接镇上的活,也就赚十几文补贴家用,都不够一斤精米的钱,如果他用这里的粮食换她们的绣品,再拿到这边来卖,他岂不是赚翻了?
越想越美的王土因为太兴奋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还特意跟李大爷打听刺绣的事儿,结果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李大爷说刺绣好的确实贵,一般的也就几十,不过他们镇上消费能力不行,大家更喜欢买实惠有用的,一般没人有这个心思买这些华而不实的刺绣。要卖就得卖到大城市里,那里的人条件好,生活水平高,对品味更有追求。
王土当然不能去大城市,镇上离山洞近,他还有可能随时回家看看,要是走远了,很久回不了家,念家的王土是忍受不了的,更何况他也没钱做路费。
第15章
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的王土,整个上午都无精打采,不过很快王土又重新振奋起来,本来也只是没影的事儿,既然行不通,自然就没必要太放在心里,恢复心情的王土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
晚上快要关门歇业的时候,王土上工第一次接待的客人大财他们又来了,如果接待他们,饭馆关门时间肯定要十点之后了,不过因为是老客户,而且每次来店里消费都很大方,李大爷只能推迟关店时间,还对王土说算加班费,一个小时十块钱,王土当然百般推辞,要是算得这么清楚,大爷给他买的鞋袜岂不是他也要算钱还给李大爷,听王土这样说,李大爷也就不再提起。
不等菜上桌,大财他们就热火朝天的高声交谈起来,王土也听了一耳朵,讨论的都是他们这次要跑的城市比较远,要在镇上好好休息两天,到了目的地可没法好好休息,因为那里消费太高,他们跑车辛苦,又都是苦惯了的,宁愿去下馆子喝酒,也不想把钱花在住宿上,就是下馆子也要回到镇上才会奢侈,同样的钱,在镇上能享受到更好的东西,反正忍几天就能好好享受一把,他们愿意。
王土忍不住心头一动,问起李大爷大财的事情,“李大爷,外面的客人跑车是不是经常经过我们这里啊?”
李大爷手上不停,随口答道:“是啊,镇上有几家食品加工厂,最近正是销售旺季,需要拉货的人多,他们跑完一趟就回来修整,回回都要到我们店里,呵呵,说我做的菜比大城市的都要好吃。”客人冲着自己的手艺来,身为大厨的李大爷当然高兴。
王土顿时觉得从晚上到早上都在琢磨的想法有可能实现了,不禁期待地看向李大爷,“那~,李大爷,你说他们愿不愿意帮忙带一些刺绣品去大城市卖啊?”
李大爷停下手里的活,回头诧异地看着王土,“刺绣品?你想要卖刺绣品?问题是你哪来的刺绣品啊?”
王土赶紧扯了一个谎,“我爹娘生前带过来的,一直压箱底,从来没动过,不能吃也不能穿,之前饿很了,还拿去跟人换吃的,结果人家都看不上,然后就没再动过,还是昨天我看了一个节目,上面说这些刺绣都很珍贵,然后我就想起了起来,说不定能卖上价呢。”
李大爷听王土这样说,也起了兴趣,普通人不识货很正常,就那么一块布,上面刺绣再精美,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处,就是他碰到,也不会当回事,不过如今,听王土的意思,他爹娘带来的刺绣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