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章


    话音一落,围着他的人群中立马爆出一阵阵尖叫声。

    “我没听错吧,是205两银子?”

    “真的是205两银子,我们养了才几个月就赚了205两银子?”

    “不止呢,还剩下一半猪没拉走呢!”

    “天啊,那我们还能再赚200两银子?”

    “400两银子呢……”

    “你们别忘了我们村还欠着猪苗钱呢!”

    “猪苗是60两银子,所以咱们应该差不多能赚340两银子左右。”

    “那我能拿多少?”

    村长打断众人的议论声,道:“好了,这次卖猪得的银子去掉猪苗钱后,每家分到的银子是一两五钱,等下次的猪拉走后一块结给你们。还有,趁大家都在,咱们来商量一下长子村未来还要不要继续养猪了?大家也知道,养猪闹的村子里臭气哄哄,很多人都向我抱怨过不想继续养猪了。有人不想继续养猪了,肯定也有人想继续养,咱们干脆就来个举手表决多数服从少数吧,我也不偏向你们任何一方。”

    “还用表决嘛,肯定是继续养啊,几个月就赚几两银子,就是再臭我也不嫌弃!”

    “就是啊!不臭可就没银子了!”

    村长看着齐刷刷的一只只高高举起的手,其中还有之前跑到他家反对养猪的村民,宣布道:“既然长子村村民一致决定继续养猪,那下一次新安城的人来拉猪时我就向他们定猪苗了!”

    第90章

    这两年,随着新安城的扩建和日益增大的民生需求,无数个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等等在各个村子里办了起来,被新安城辐射到的周边村镇都开始红火起来,新安城的名声也开始越来越响。

    每个第一次踏入新安城的人都会被新安城内的一片富裕繁荣、安居乐业的美好场景所迷惑,仿佛脑海里存在的大蜀国的百姓们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的画面只是一个噩梦而已。

    大蜀国北地旱灾依旧没有缓解,各地起义无数,朝廷为了镇压起义和安抚百姓,以各种听过没听过的苛捐杂税名义,不断地向旱灾解除的南方征粮征银,让生活刚刚好起来的南方百姓重新步入艰难的挣扎生存中。

    幸而这些苛捐杂税却没有影响到新安城,新安城的百姓没有向朝廷多缴过一颗粮食一文钱,府城也没有向他们问责,这都是因为新安城城长放话说新安城理里的税收就已经包含了百姓该缴纳的所有税银,所以这些苛捐杂税都会从新安城的税收里面出,不用百姓们再缴纳。

    听听,新安城城长这话是多么体恤他们,他们哪里不知道他们缴纳的税银不止很少,还会经常收到新安城发下来的居民福利,算下来的话税银根本就没有剩余。

    新安城不像其他的县城那样搜刮民脂不说,还为他们找了个说辞替他们缴纳了所有苛捐杂税,因为这个,新安城的百姓哪个不是感激涕零。

    就连只是在新安城打工的百姓都是如此,虽然他们不是新安城的居民,新安城也不会为他们缴纳苛捐杂税,可也不会逼迫强征,他们原籍的官爷也不会跑到这里找他们,索性他们便咬咬牙挤出一点工钱租个房子把全家安在这里了,新安城有规定在这里打工满5年就会成为新安城居民,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贷款买楼房安家了,只是五年而已,一家人有吃有穿总比在老家累死累活还吃不饱强。

    流子一直都是自己住在修理工宿舍里,刚开始的时候发了工钱他就在新安城买好自家一个月的粮食带回家,然后把剩下的钱全部给了大姐给孩子拿药看病,不过现在孩子的病已经好了,大姐也不再愿意要他的钱了,他便改成每次买些糕点糖水送过去,托口是买给孩子吃的,大姐知道他的工钱是多少,即使买了这些也能剩下几百文,所以虽然嘴上埋怨他乱花钱,心里还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简介 >王土穿到现代讨生活的日子目录 > 第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