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章


    李元吉应允道:百善孝为先,理所当然。

    女子慢步向洛阳城走去,快到护城河时,虔诚地跪下身子,仰望着洛阳城楼顶上的王世充,五体投地磕了三个头。她叩首时满目凄切,双眼泪水涟涟,显然是动了真情。虽无荆轲刺秦王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离别时的悲壮,却也有今朝离别大王去,来世与君再枕欢的恩情了断。

    洛阳城楼上,王世充及一帮文武百官在注视着身穿孝服的女子磕头。王世充脸色阴沉,眼神颇有几分悲凉。他望着磕头的女子一声长叹,口中叨念道:苦了我这美貌如花的爱妃啊!说完又连连摇了摇头。显然他完全明白女子磕头是在向他诀别,脸上显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女子磕过头后,回身走向马车,再次向李元吉躬身道别,钻进马车。朗月同上马车。李元吉递了封书信给朗月,示意她交给秦王。一声鞭响,两名唐军女兵驾着马车,向虎牢关行进。

    封德彝望着马车远去,不解地问李元吉:齐王何以对女子百依百顺常言道,

    男人的世界容不下女人的永远。一夜露水夫妻就值得齐王如此宠爱有加

    李元吉眼光注视着马车远去,心情复杂地说:封卿难道还没悟出,此女子穿上孝服磕头哪是在向父亲亡灵道别,分明是穿上孝服引起注意,在向城楼上的王世充报平安;她一脸真诚的泪水分明是在向王世充作最后诀别。

    封德彝更加不解: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顺其意

    李元吉又笑了笑,指着不远处骑在马上拿着双鞭扮作尉迟恭、拿着铜剑扮着秦叔宝的将军说:二哥走时为何嘱咐我,叫几个军士拌作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几员猛将,就是因为担心他带走那么多猛将后,城上的王世充欺我将少,冒险出城反攻我。这个女子向王世充报平安,王世充见女子脱身后,自然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前来救援的窦建德身上,断不会再考虑冒险出城攻击我。对我来说,双方相安无事就是胜利。磕几个响头就让我少了许多麻烦,如此好事我岂有不依之理。

    封德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李元吉望着马车远去,感叹地说:此女子秀外慧中,锦心绣口,也算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作夜已从她孝服中发现与窦建德通风报信的密信,证实其身份是王世充的妃子。为解王世充于倒悬,居然愿意自污其身,铤而走险。谁说女人祸国,大难临头时总是她们舍身成仁。卫国有许穆夫人驱车勇赴国难,越王有西施为其献身,元帝有昭君和亲出塞,王允有貂婵为其辱身,今又有此女为洛阳解围赴汤蹈火。浩浩中华,累有红颜默默为社稷污身辱节、乃至抛头颅洒热血,岂不令须眉汗颜!

    难怪气质如此高雅!听说是王世充妃子,封德彝颇感诧异,继后也叹道:平时君王们将他们视为玩物,史家们也总是把祸国的罪责强加在她们身上。殊不知国难当头,往往就是她们忍辱负重,肩挑起了救国安邦的大任。结果不是留下枯冢一堆,就是隐姓埋名化作烟尘随风而去。青史未留名却反为刀笔毁,天理不公啊。

    李元吉深有同感道:正是。所以,如此深明大义的女子,哪个热血男儿都不忍心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可惜错投了王世充这个不知怜香惜玉的魔头,竟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令人一唱三叹。不瞒封卿,我虽占了她便宜,细细思量反倒觉得羞愧,可耻的不是她,倒是我自己。我已在信中给二哥讲明,休要伤了她性命。

    封德彝点头。他俩不约而同的将视线转向洛阳城楼。

    王世充等一帮文武官员站在洛阳城楼上,望着女子乘坐的马车远去。王世充默默无语,面有蒙羞之色。

    杨公卿用钦佩的口气说:丞相神机妙算。这一招果然奏效。居然真的蒙混过关了。

    段达摸着胡须得意地说:早在老夫意料之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盖世英雄,东方战神简介 >盖世英雄,东方战神目录 >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