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好,同她说话时语气却温和。
官员诧异。
楚洛应好,折回内殿时,正好听方才的官员同李彻道,“今日之事,听说温国公动了怒,在府中砸了不少东西,明日早朝,许是会借故不来。”
楚洛心中惊了惊,脚下微滞没有挪开。
李彻沉声应道,“朕倒还想他不来,一个臣子,因为朕训诫了家人,便借故不朝,这是托大到不将天子威严放在眼里的程度,是给朕收拾国公府的机会,温余海不会不聪明到这种地步……他只会在明日早朝上负荆请罪,再将矛头对准朕的成明殿……”
李彻没有明说,但楚洛心知肚明。
她在成明殿,温国公会拿她在成明殿的事情朝李彻发难。
第074章
早朝
李彻撩起帘栊入了内殿,
楚洛正窝在小榻上,翻着李彻早前在内殿中留下的书册。
李彻看书认真,也多喜欢批注。
一本书应当看了许多遍,
每回批注的墨迹都明显不明。
一本书,他□□看的东西都不一样,
不同的批注可以让他快速找到关联处。
李彻是个极认真,
又极有耐性的人。
楚洛想起在东昌侯府的时候,李彻让她批注书册,
便是让她将书册中所有同朗州相关的点都批注出来。朗州是长风与巴尔的交接处,
她当时便想,李彻应当是在看边关之事……
所以祖母问起时,
她确实不能说。
边关之事多敏感,
动辄涉及邦交,
战事,她当时也不知道李彻为何这么信她……
后来李彻让她批注的几本书册,
也大都和巴尔有关。
有的书册上并非只有她的字迹,还有早前李彻自己的字迹,
其中有一本,批注的都是巴尔同周遭各国贸易通商的所有描述,
她几乎可以肯定,那段时间,
李彻都在关注巴尔的事情。
不是时讯,
而是一本一本书翻来覆去读……